1
小學布置了一項手工作業(yè),木木回來就問媽媽要了一個鵝蛋。
按照手工書上的提示,木木輕輕地用筷子從蛋頭頂敲出了一個小洞,蛋沒有碎,緊繃的木木松了一口氣。
然后,他就把鵝蛋里的蛋黃和蛋清倒到垃圾桶里,手中只剩一個蛋殼。
速度清洗干凈,畫上彩畫,往里面填一點沙子,用裝飾掩蓋蛋頭頂?shù)亩础?/p>
一個不倒翁就做好了。木木得意洋洋地去向媽媽炫耀。
媽媽夸獎他做得很漂亮,隨口問道:一會中午炒蛋給你吃吧,把你今天這個蛋吃了。
木木丈二摸不透頭腦:啥?什么這個蛋?已經倒到垃圾桶了,它還能吃嗎?
媽媽一聽臉色就變了,去廚房一看:可不是,自己準備給木木裝蛋黃蛋清的碗空空如也,而垃圾桶里有一個不成形的蛋黃。
媽媽把木木狠狠地罵了一頓,從不節(jié)約食物到不會做家務都說了個遍。
木木不服氣了:不就是個蛋嗎?能值幾塊錢!犯的著這么說教嗎?
媽媽深吸一口氣,定定地看著木木,說:這個蛋不值錢?你可知道,2400年前,有人還因為吃了2個雞蛋,差點丟了工作呢!
木木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2
茍變對自己的將才是十分自信的,做小吏收賦稅這種在他人眼里是肥差的角色,在他做來總是說不出的別扭。
他是屬于戰(zhàn)場的,而不是屬于和金錢打交道的,想到這里,就覺得有點惱火。
看到官吏大人面色不善,交賦稅的人內心抖了一抖,速度對老婆使了個眼色。
老婆表現(xiàn)出了然于心的神情,一溜煙跑走了。很快,端來了2枚已經去殼的水煮雞蛋。
那人賠笑地請茍變享用這在當時不易得到的雞蛋。
心里憋著一股氣的茍變豪氣萬丈地一手一只,以雷霆萬鈞之勢一口一個,狠狠地把雞蛋嚼碎吞下肚子里了。
吃了2個雞蛋后,茍變例行公事,按慣例收取稅賦,并沒有因為2個雞蛋對那人“打折”。
他絕對不會知道這2個雞蛋,差點讓他的夢想再也成不了真。
3
那人重利輕義,一點也不愿意吃虧。很快,茍變吃了2個雞蛋的事就傳到了衛(wèi)侯耳朵里。
衛(wèi)侯狠狠地皺了眉頭。
這時是公元前377年,時值戰(zhàn)國時期。
孔子的后代子思執(zhí)行自己的職責,向衛(wèi)侯推薦可用之才。
今天,茍變是談話的主角。
當?shù)弥铀纪扑]的是茍變時,衛(wèi)侯冷哼一聲:我知道他有這么個軍事才能。問題是,他在當小吏收賦稅的時候,居然借助職務之便吃了人家2個雞蛋。他今天可以因為2個雞蛋忘記自己的職責,明天就會因為2座城池出賣自己的國家。
對這毫無依據的上綱上線,子思淡定地接過話頭。
衛(wèi)國以一個“名譽”上的公國,自貶為侯,又再次自貶為伯這種做法,不過為的就是在戰(zhàn)國的夾縫中生存。生死存亡之際,考慮的不是在無戰(zhàn)事滋擾時趕緊發(fā)展國力增強軍事水平,卻大談人才的些末缺點。
茍變是什么人?
茍變是可以將500乘的難得之將,是名聲傳出去各國爭相哄搶的足以扭轉戰(zhàn)爭形勢的軍事人才。
他在戰(zhàn)場上可以指揮多少人?他可以指揮足足4萬人。
4萬人是什么概念,頂4個萬夫長,40個千夫長。
圣人用人,如木匠用木。朽木而良工不棄,今處戰(zhàn)國亂世,正是要挑選有用的人才之際,應該取所長,棄所短。而因為2個雞蛋放棄一個將才,給鄰國知道,那就是滅國之禍了。
衛(wèi)侯這才拜謝子思。
4
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學到什么?
第一個層次,面對暫時的困境不要灰心,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小心謹慎,避免授人把柄。經常有人懷才不遇,有人灰心喪氣,總覺得機遇沒有眷顧自己。那么,杰出人士和普通人士在面對機遇的時候表現(xiàn)一樣嗎?平時只顧著灰心喪氣的人,即使在機遇來臨之時,也只會因為沒有準備好而錯過。不然怎么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呢?平時沒花時間準備,自然不會獲得需要花時間準備的機會了。
第二個層次,你想做什么工作,就去磨礪這項工作的專業(yè)技能。總能在朋友圈看到吐槽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如意想轉行又瞻前顧后的言論。從茍變的遭遇,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想轉行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就必須有那份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素質和技能。如果你沒有表現(xiàn)出一丁點的專業(yè)和擅長,憑什么讓你轉行還幫你擔風險呢?
第三個層次,你打算做什么樣的人,就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你想做普通人,就和普通人一樣對一點財富一點過失錙銖必較;你想成為管理者,就必須以管理者的視角審查形勢,任用合適的人才,包容人才的缺點,給盡資源發(fā)揮他的長處。兩者的目的不同,普通人為的不過就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得過且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管理者,要考慮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人民的吃穿用度,讓國家有活力地長治久安下去。
衛(wèi)侯最后有沒有用茍變?史書沒有記載。但茍變最終沒有因為2個雞蛋丟掉這份對他來說很重要的工作。
而我們,是否又曾經因為我們絕對想象不到的細小事件,丟掉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