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Windows 10支持Linux子系統已經很久了,一直想試試不用虛擬機在Windows上直接跑Linux是什么感覺。但想法要實現,一需要時間,二需要靜心,三需要研究。總算下定決心折騰一番,已是有想法之后很久的事情了。
準備工作
首先是工作前的準備:一臺運行Windows 10的電腦,系統版本需在1607之上才能支持WSL(既Windows自帶Linux子系統),一般來說,近兩年安裝的Windows 10都可以用。然后就是......要有WIFI。由于之后要搭建私有云,最好找一臺閑置電腦,存儲容量大一些為佳。
啟用WSL(內置Linux子系統)
1.設置->開發者選項->選中開發人員模式。
2.控制面板->程序->程序和功能->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在打開的窗口下方勾選“適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統”
設置做完,就可以準備安裝Linux了。
安裝Ubuntu
在Windows 10上安裝Linux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打開命令行窗口,鍵入命令:
lxrun /install /y
會自動下載安裝(默認Ubuntu)。但是,下載速度慢到地老天荒,只有幾K/s,果斷放棄,選擇直接從Microsoft Store下載安裝。
去開始菜單打開微軟商店,搜索Linux,選擇Ubuntu 18.04 LTS,點擊安裝按鈕即可。
軟件大約221M,很快就出現安裝完成的提示,大約等個一分鐘,開始菜單中出現Ubuntu圖標后,安裝完畢,非常簡單!
點擊開始菜單中的Ubuntu 18.04 LTS圖標,你的Ubuntu已經啟動了。首次運行要等一分鐘,應用要向電腦里安裝Linux文件系統,這個系統藏的很深,在
%AppData%\Local\Packages\CanonicalGroupLimited.Ubuntu18.04onWindows_79rhkp1fndgsc\LocalState\rootfs
下面,你可以看到熟悉的Linux文件系統目錄構成。
系統啟動后出現下面的bash命令行窗口,第一次運行需要添加一個新的Linux用戶并設定密碼,然后鍵入sudo passwd修改root密碼,之后使用su命令切換成root用戶,此后的一切操作,我們都使用root用戶進行。
到這里為止,一個Ubuntu的框架或者說內核已經安裝在我的Windows上面了,接下來的任務是在這個只有基本命令行功能的系統上搭建我們的私有云。
更新Ubuntu的數據源
要給Ubuntu增加功能,必須安裝各種軟件包。而軟件包必須從系統給出的數據源下載。由于系統自帶的數據源速度奇慢無比,需要更換成國內速度比較快的鏡像站點,這里選擇中科大的源,經測試速度不錯。
在命令行鍵入命令: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_backup
#vi?/etc/apt/sources.list
將文件替換成如下內容并保存退出:
deb https://mirrors.ustc.edu.cn/ubuntu/ xeni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ustc.edu.cn/ubuntu/ xeni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ustc.edu.cn/ubuntu/ xeni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mirrors.ustc.edu.cn/ubuntu/ xeni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不會用vi編輯器的,自行百度吧。
接下來需要更新一下數據源:
#apt-get update
然后就可以下載安裝包了。
安裝Apache2
接下來開始逐步構建私有云系統,下面我們會多次用到apt命令,這是Debian系Linux的軟件安裝命令。
#apt install apache2 -y
下載安裝Web服務器apache2,完成后用下面命令啟動。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回到Windows,在瀏覽器地址欄鍵入http://127.0.0.1/,出現如下畫面,說明Web服務器已啟用!
安裝PHP服務
由于私有云軟件基于php,接下來需要安裝php相關軟件包。需要下面幾個安裝包,缺一不可。
#apt install libapache2-mod-php7.0 -y
#apt install php -y
#apt install php-curl -y
#apt install php-mbstring -y
#apt install php-gd -y
結束后,重啟apache2。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至此Web服務器應該已經支持php了,來測試一下:
#cd /var/www/html
#touch test.php
#echo "<?php phpinfo() ?>">>test.php
再次回到Windows,在瀏覽器地址欄鍵入:http://127.0.0.1/test.php出現下面這個可愛的藍色畫面,表明php已經可以使用!
其實至此我們已經構建成功了一個強大的支持php服務的網頁服務器,已經可以在里面開發自己的網站了。
安裝可道云
網頁服務器準備好了,就差一步實現目標??傻涝剖且粋€開源、免費的私有云系統。開始我本想安裝owncloud,但發現只支持php5,現在都已經是php7了,所以果斷選擇可道云。
回到Windows,去可道云官網 https://kodcloud.com 下載最新版本的可道云壓縮包,當前版本為4.4。這是個kodexplorer4.40.zip文件,先把它保存在C盤的temp目錄下備用。
回到ubuntu命令行窗口,安裝unzip軟件:
#apt install upzip?
然后把剛才下載好的可道云壓縮包拷貝到Web服務器的根目錄/var/www/html下用unzip命令解壓。Ubuntu on Windows的一大特色就是,Windows的C盤被mount到了目錄 /mnt/c 下面,使得兩個系統之間的文件交換非常方便:
#cd /var/www/html
#cp /mnt/c/temp/kodexplorer4.40.zip ./
#unzip?kodexplorer4.40.zip
這樣,可道云就被安裝到了Web服務器的根目錄里,接下來將/var/www/html的權限改成完全讀寫:
#chmod -R 777 /var/www/html
#mv index.html index.html.backup
回到Windows,瀏覽器地址欄鍵入:http://127.0.0.1/,一個漂亮的可道云主頁展現在眼前。
設置管理員密碼后,用admin用戶登陸,就可以使用可道云了!試著上傳一個視頻文件,速度不錯。
至此,功能強大,界面精美的可道云就安裝完畢了。有了它,可以隨時隨地存取自己的文件,而不用求助于公共網盤,既便利又私密。當然,后續的功能,需要自己去發掘!
后記
生命在于折騰。本人其實并不是IT男,只是個財迷而已,但是愛好廣泛,心血來潮的時候什么都想嘗試一下,總之就是好奇心驅使。能在電腦上弄出這么個東西來,其實大大出乎自己意料了,希望各位老鳥不要見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