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直視過往,看清、看輕。

2017-09-19? ? ? 星期二? ? ? ? ? 雨

看到題目后,遲遲沒有下手,如果不是寫作訓練營留下的必須完成的作業,我想估計到30歲我都不會主動提筆去寫我的母親。

不是記恨,不是埋怨,也不是羞愧,更不是無話可說,就單單是不想去回憶而已,其實不是不想,而是沒有勇氣。

母親患病九年了,腦溢血,撿回來一條命,卻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癥。健全時的她在我的記憶里已越來越模糊,真奇怪,剛開始時還日夜幻想著自己只不過是做了一場噩夢,醒來時母親就會如往常一樣雷厲風行,后來也就越來越少去幻想了,可能是被現實教訓了太多次吧。

如今的母親,雖比不上正常人,但經過長久的鍛煉已可以自己行走、吃飯、穿衣、交談,經歷過漫長的煎熬,才知道能到現在這個程度已實屬不易,所以心存感激。

還好她還在,還好能讓我盡點孝心,還好能常伴左右。

母親是勤勞、熱心的。

她病倒后,所有的人都在惋惜這個家倒了半邊天空。是啊,母親好的時候,家里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從沒讓旁人操心過;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母親養的又肥又壯的豬,紅彤彤的身體、油亮亮的毛發,讓那些買豬的人贊不絕口。母親性格爽朗、整天樂呵呵的,家里人從不與人結怨,爸媽是出了名的老好人,鄰里吵架、鬧矛盾的時候,她也總是一個幫忙和解的熱心腸,后來這些年里再也沒聽過她勸架,鄰里反而都有些不適應。

她對我們的學習很上心,記得還沒上幼兒園,她就教會了我十以內的加減法;小學二年級因為成績太差,老師讓留級,她找到校長說“我們不留級能跟上課,讓娃跟班走吧。”因此才成全了我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從未留過級;小學高年級時她每天早晨五點起床做飯,把我也叫醒在她旁邊讀課文,當時還特別埋怨她狠心。

從以前很理解不了她的一些行為,叛逆、反抗,到現在的心存感激,時間真是神奇的魔法。

其實從母親身上受益最多、影響最深的是她樂觀的心態。

從在醫院里看到她那如孩童般明亮的眼睛和被剃光頭發的腦袋凹下去一大塊那一刻起,我就意識到有些東西破碎了。攤睡在病房的床上,失去自理的能力,只有幾歲孩童的智商,口歪眼斜,口水不停的從嘴里流出來,像一個巨大的嬰兒。唯一令所有人吃驚的是本來失去語言功能的她,嘴里在不停地重復著“妥帖了、妥帖了、妥帖了……”(完了的意思),大概她也意識到了這禍事的厲害,知道自己會拖累家人,于心不忍卻又無能為力吧。

從醫院出院時,醫生交代要多開導她,讓她多運動,一切才能慢慢恢復。可是哪個原本健康的人突然失去一只手腳的活動能力,不會感動絕望和痛苦呢?其實她身體不便造成的痛苦遠不及她心里對這個家的愧疚和對自己的怨恨來的深切,要不她也不會在最開始的日子里總想著輕生。看著她垮掉一半的身體;聽著她偶爾莫名的嚎啕大哭;脾氣也變得更加急躁、執拗,那一段黑暗的日子,夜夜失眠、痛哭的也不止我一個人。

苦雖苦,日子終究還要過下去。哭過、吵過、鬧過,看到那么人都沒有放棄,她生性里的樂觀也在萌芽。逐漸適應了身體的變化,也開始積極的練習走路以確保自己能走得更穩;從最開始的說不出話到慢慢說出幾個詞語;自己固執地訓練自己用左手吃飯、左手穿衣……慢慢的再也沒見過她想要輕生,也許她找到了支撐她要堅強活下去的信念,也許她在內心里寬恕了自己。

轉眼,那么幾年過去了,她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話也說的越來越流暢,以前的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都已能夠想起,只是還是如孩子一般貪饞。經常能聽到她自己看電視時、逗貓逗狗時、被我爸揶揄時的哈哈大笑,也經常看到她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只是經常犯錯會被我爸和我責怪,她也像個孩子似的樂呵呵的頂嘴,把我們氣的要炸掉。

無意間看到了蔡崇達的《皮囊》,才知道自己受過的所有的心酸和悲痛都有人體會過,而且更加深刻。后來也聽過越來越多的故事,見過越來越多的現實,漸漸明白了眾生皆苦,沒有人不是在負重前行的道理。

很感激現在這種狀態,雖然磕磕絆絆卻也溫暖知足。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因為有了擔當所以才會迅速成長;因為經歷過悲痛和創傷所以才更加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因為沒有打敗你的挫折,終究只會變成你向上攀爬的墊腳石。

很感激從母親身上習得的那種倔強與樂觀,從她那里繼承的善良和寬厚,讓我在面對世事繁雜時,多了一分堅韌和沉穩;也讓我相信每一滴在黑夜里流過的眼淚,都會開出絢爛的花朵。

真的寫出來后才發現,其實也沒有那么難,只是自己一直逃避、躲閃。

感謝這次機會,讓我能夠直面自己的內心;給自己訂的十年之約也快到期了,希望無論世事怎樣變幻,我們都能更加勇敢地直面人生的慘淡,更加坦然地面對過往。

負重前行,不負韶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