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POET詩人簡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年生于立陶宛,二戰時參加了華沙的抵抗納粹運動,戰后作為波蘭文化專員在紐約、華盛頓和巴黎工作。1951年出走巴黎,1960年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是美國人文藝術學院會員之一。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0年去世。

米沃什的著作注重內容和感受,廣闊而深邃地映射了二十世紀東歐、西歐和美國的動蕩歷史和命運。其主要著作有《第二空間》《烏爾羅地》《路邊狗》《被禁錮的頭腦》《米沃什詞典》等,被視為二十世紀東歐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切斯瓦夫·米沃什


POETRY詩歌精選


禮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園里干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并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獻詞

你,我不能拯救的你呵

請聽我言。

請理解我這些簡短的語言,換了別的我會感覺羞愧。

我發誓,我沒有使用巫術的言辭。

我以云或樹的沉默與你講話。

使我強化者,于你卻是致命。

你把舊時代的告別錯當成了新時代的開始,

將仇恨當作了抒情之美的靈感,

把盲目的力量當成了完成的形態。

這里是波蘭河水流經的河谷。一座巨大的橋梁

超越白霧。這里是破碎的城市,

當我與你交談

風吹你的墳塋,陣陣鷗鳥的叫聲。

詩是什么?——它救不了

民族和人民。

對官方的謊言裝出的視而不見,

即將被割破喉嚨的酒鬼所唱的一首歌,

寫給無知少女閱讀的無聊讀物。

我要的好詩僅僅一望而知,

它的益處,我發現了,太晚太晚,

在此,僅僅在此,我找到拯救的意義。

他們總是習慣往逝者的墳頭傾灑粟米或罌粟的子實,

以祭奠化裝成飛鳥的亡魂。

為了你不再尋訪我們

我向你獻上這本書,曾經生活的你。

非我所屬

我整個一生都在謊稱這屬于他們的世界是我的

并深知如此佯裝并不光彩。

但我能怎樣?假如我突然放聲喊叫

并作出預言。無人會聽。

銀屏和麥克風不為這個存在。

類似我的另外一些人徘徊在街上

他們自言自語。在公園的長椅

或小巷的走道睡覺。將所有不幸者關起來

牢房就不夠用。我笑了保持安靜。

他們現在還不會帶走我。

和那些被挑選者共赴盛宴——這我擅長。

咒語

人類的理性美麗而不可戰勝。

任何柵欄,鐵絲網,將書籍化紙漿的行為,

任何流放的判決都不能戰勝它。

它在語言中確立普世的理念,

指導我們的手以大寫字母寫下

真理和正義;謊言和壓迫,以小寫。

它將理應置于事物之上者如其所是地安置,

它是絕望的敵人和希望的朋友。

它不分猶太人和希臘人,主人和奴隸,

將世界的產業賦予我們來經營。

它從被歪曲的詞語相互之不潔的齟齬中

拯救出樸素而明晰的只言片語。

它說太陽下一切都是新鮮,

松開過去凝固的拳頭。

美麗年輕的是哲學

和詩歌,她們一同致力于美好的一切。

直到昨天自然才慶祝她們的誕生,

這消息由獨角獸和回聲帶到山中。

她們的友誼將充滿榮耀,她們的時間沒有極限。

她們的敵人會把自己交付毀滅。

譯/西川


COMMENT詩評賞析


返璞歸真----切斯瓦夫·米沃什《禮物》

作者:楊林

現代詩歌再怎么創新,總是無法脫離語言本身,而語言詞匯的有限性決定了詩歌文本的呈現形式。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永恒的課題,語言組合形式是重語言還是重內容?重修飾還是重自然?詩歌寫作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個體的自足性,二是共體的透明性。要使得詩歌從個體走向共體,實現詩歌的審美價值追求,則必須讓詩歌回到本體上來,去除過度修飾,讓詩歌呈現本質特性,反映生活的本真。

讀米沃什的《禮物》給我最大的啟迪,就是詩歌要返璞歸真地回到生活上來,盡量擺脫對語言工具的依賴,去除語言過度雕琢、修飾的痕跡,讓詩歌反映自然、真實、本質的生活狀態和意識,引發人們純樸的藝術共鳴。詩歌語言的反映形式與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體現了現代詩歌百花齊放的自由精神。但是,只有那些沒有語言痕跡、不受語言本身限制,而且又具有廣泛詩性空間的詩歌,才使人意味深長、百讀不厭。

《禮物》的語言沒有過度修飾,使得詩性不受限制地無限擴展。詩人用毫不修飾的一句“如此幸福的一天”為全詩定調,然后他對這一天做了樸實的陳述,接下來對這樣的生活從心底發出了自然的感悟,直到他“直起腰來,我看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揭示了這“禮物”就是上帝賦予的生命存在。為此,他毫不掩飾地放下欲望、不幸、痛苦,將所有存在都視為禮物而心存感恩。語言丟棄了修飾,也產生了巨大的張力,使得簡單的語句可以無限向內向外延展,詩性意味得以無限擴充。

《禮物》的語境自然形成,反映了生命、生活的本真狀態,使得詩歌引發了讀者心靈的震撼與感動。他的一天是幸福的,這是自然給予的禮物,因為詩人回到了生命、生活的本身。“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干活”,人只有回到勞動中、大自然中,就會體現自然萬物的和諧相處,彼此都是需要而互不占有、互不羨慕。這樣的語境是極其自然的,給予了讀者自然的意境、聯想與背景,使得詩人所有的感概都順其自然了,也讓讀者很自然地進入這個語境里,為此感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