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人人網日志,各種網紅直播網站,均具有"打賞"功能,即設置打賞鏈接按鈕,各位看官可以選擇盡情打賞,各個平臺打賞金額一般以元為基本單位,最低一元,推薦并設置1,2,5,10,20,50,100,200這樣的整數鏈接按鈕,也可自行選擇金額,一般最高限額200元。
作為一個資深而又貧窮的網蟲,我在剛接觸打賞功能時,就在想,究竟是怎么樣的看官,出于什么樣的動機,會給網絡上也許并不熟識的人以金錢饋贈——“打賞”。
在這周,結識了“簡書”這個平臺,每個人都可以作為作者,發表文章,還有每天一千字的寫作活動。好奇的心態,現寫了幾篇并把之前自己的文章修改后發布于簡書。
簡書也有打賞功能。短短的三天,收到了合計52元的打賞,真的不可思議。通過簡書后方平臺的記錄分析,以及和同屋哥哥的探討,得出打賞動機四則。不盡全面,諸位見笑。
一、親朋好友,錢來捧場
雖然陌生人社會才是社交網絡的生存沃土,但社交網絡中也存在著大部分的親朋好友,他們在觀看文字,圖片,直播秀的同時,會叫好捧場?!半拗懒恕?,“為你點贊”,“打賞饋贈”是親朋好友的心情遞進表達。
二、嬉笑怒罵,娛樂消費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移動網絡的發達已經使得傳統大部頭的紙質閱讀方式正在依照受眾不同成為一種古板,落伍或者書香,時尚。片段化閱讀,以及即刻性娛樂,成為了文化的一種。所以雖然會有人認為網絡中有著那么多所謂的不靠譜,但的確網絡能給人提供快樂,也不用建立復雜的人際關系。爺高興,賞你一元又如何!
三、獲取知識,以小賞大
當我們利用各種搜索引擎查詢我們所需要的資料,以及在專業網站上獲取,均沒有收獲時候。無意間,社交網絡中的一篇小文就是你左思右想的期盼?;蛘弋斈阈枰诰W絡上購買資訊,服務時,社交網絡的有限度(您得是圈里人)分享和開放,市場價100元的資訊,服務在圈里免費就可以獲取。原來得來全部費功夫,賞10元總比付出100元要劃算的多。賞!
四、互為欣賞,相互打賞
社交網絡會使得遠隔千山萬里的兩個人成為朋友,如果兩位朋友均是有才情的,互粉,在打賞這個問題上,即是互賞。限于現實生活的范圍與廣度,知音難覓,在網絡世界中,遇到一個惺惺相惜的人,點贊已經不能表達愛慕,發紅包加好友有損隱私,還猶豫什么,在社交媒體上互為關注,互賞!
社交網絡"打賞"功能,一場文字圖片直播秀者的華麗"乞討",樂善好施者也樂得其中。人們在社交網絡中獲取知識,從中得到價值,娛樂身心。打賞功能,實際使得文化產出成為一種商業認可。
在社交網絡中,文字圖片直播秀者,貌似一人占據著一塊場地,一人守著一個小盆盆,靠著文字的碎碎念,圖片的唯唯美,直播的嗨嗨皮,賣藝不賣身,乞討的不在于金錢本身,而是一枚枚的文化認可!
網紅靠顏值,打賞靠才藝。
我會拿著簡書給我的小盆盆,繼續沿街“乞討”,希望會有一場華麗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