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澄清一件事:暴文≠好文
再強調一件事:持續寫暴文的網紅,都有寫出好文的功底。
如:王左中右是國際新聞記者出身;咪蒙是文學碩士及雜志專欄寫手;王路是豆瓣、知乎等平臺專欄寫手;六神磊磊是新華社記者;張佳瑋是資深自由撰稿人出身。如果你的出身水準與他們持平或接近,這篇文章你就不必看了。
如果你沒有他們的出身水準,又想通過給平臺寫字賺錢,那就要往下看。
千萬不要認為,網紅文章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實際上他們都有大相徑庭的看家本事,透過表象,他們都有深厚的內功,極強的核心驅動力。王左中右的內功是小說筆法;王路有深厚的佛學理論修養;六神磊磊有淵博的學識基礎…….。
打個比喻:為什么現在辣么多女明星喜歡展示胸前雙球,展示長腿翹臀,難道她們沒演技嗎?錯!想成為一線明星,演技稍差,都是不行的。豐乳肥殿只是吸粉的營銷手段,關鍵還在作品。
可是你說,不想成為曹雪芹,只想成為網絡大V,所以你要向網紅暴文學寫作,那我就要笑你,圖樣圖森破了。
暴文是超市里的膨化食品、花式飲料。它們無一例外,味道很不錯,食用很方便,但也無一例外,含有各種添加劑。暴文往往內容淺白、太多套路,同質化嚴重。當零食可以,當主食不宜。想要吸收營養,還得吃健康食物,真正好的文章,需要你用心揣摩、消化、吸收。
所以在碎片化、快節奏的閱讀時代,寫作小白,還是要老老實實學習好文,才能寫好文,至于營銷手段和技巧,那是功底扎實以后的事。想做長久的網紅,沒有過硬的文學造詣,是無法在江湖立足的,除非你賣的是干貨。
那么經典就是好文?答案是,不盡然。原因有以下幾點:
優美不等于優秀
憶當年,當偶還是校園的小鮮肉,都是被打手心要求背頌《紅蓮》、《小桔燈》等經典篇章。冰心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里程牌一般的地位可見一斑。她將母愛比作保護紅蓮的荷葉,是偶心中不可過超越的意象。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 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倒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勇敢的荷花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直到偶到鮑爾吉·原野筆下的母親。
在老子極不情愿留給后世的《道德經》中,以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點透土地的母性,并指明母性由深遂、靜虛、無為而產生的威力。
土地的職責在生命的繁衍。……
土地被踩在人的腳底下。樸實的、驕橫的、富足與貧困的人都把土地踩在腳下。在所有的謙遜中。土地顯示了最偉大的謙遜。母親分娩我們時的陣痛與流血,都被忘記了。堂皇的理由是:當時我們不知道。當我們用眼睛觀看世界的時候,看到的又是麥浪滾滾與稻花蕩漾,看不到土地。當豐饒的莊稼被收割后,我們皺著眉眺望遠方的蕭瑟。土地的母親并不豐饒,豐饒的是莊稼。
北方被犁杖耜過的土地,灰黃色漫漫起伏,如我在寒風中瑟瑟而行的母親。第二年,土地又長出青草,在空氣中散發出與過去一模一樣的清香。母親又在冬夜為兒子縫補寒衣。針把手指刺出血珠,昏花的眼睛瞇著。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兩文從思想分量上看,一厚重,一纖細;從格局看,一闊大,一小巧;從意象看,一渾樸,一華麗。
如果您拋棄權威,公正地站在審美高度上判斷,從美學含金量來審察。后者歷經滄桑的返樸歸真,那種閱盡人生的從容表達,是不是更有恒久的美學價值,更能表述雋永的人生真理。
權威
不等于優秀
曾被中國當代文學史稱為“三輛馬車”的楊朔、劉白羽、秦牧三個名家,他們的歷史貢獻在于白話文剛剛登場時,他們通過或優美,或豪邁的意象,發展了散文的抒情特性。
然而漢語發展到今天,越來越成熟健壯,健壯到每年都要吸納補充一批網絡流行語,西文宿寫,同時代謝掉一大批曾耳熟能詳的用語。
到如今回頭看這些年被權威認可的作品,形式上都過于“詩化”,過于追求“意境”和“形散神不散”等結構模式,同時作品精神思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軟骨”癥,當形式和實質不匹配,難免使作品顯得做作、矯情。
卓越的思考,超拔的精神是好文的靈魂,形式不過是外在的衣裳。優秀與否,衡量的標準是時間——百年后,當脫離了當時的政治環境、特定的語言環境,承載在作品中的哲學、歷史、美學價值是否隨之貶值。
一如英國文學史上的勃朗特姐妹。姐姐夏洛蒂的《簡·愛》曾經被祭入世界名著。然而百年風云,讓讀者看清它的價值,只不過是小女孩的不成熟的夢想。而妹妹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從無人問津到被人發現,它達到非凡的思想高度,表達的是人類永恒的力量。
優秀的作品必須切合成熟人性的審美思考。一個年輕人或許欣賞《約翰·克利斯朵夫》,對席慕容、三毛的作品愛不釋手,但一個歷經蒼桑的中年人,會更理解欣賞盧梭《一個孤獨者的漫步遐想》《懺悔錄》。
偶讀書的時候,討厭魯訊作品,其怪異凄厲,無法給我帶來閱讀的快樂。人到中年之后,才驚覺他的偉大,他對文化和歷史的深刻的理解,表現啟蒙者自省的思考,專注于國民性弱點的研究,值得百年之后讀者的頂禮膜拜。
1
00000
+
不等于好文
網紅的作品和閱讀流量10萬+的暴文,都不是很好的習作榜樣,當然想成為網紅,也一定要向他們學習,不是學怎樣寫作,而是學習他們的營銷手段,如何抓市場熱點,擴大作品的的滲透力。
說到底,那些大V們,都沒有拿出他們真實功力,因為網絡這個閱讀市場,只需要他們拿出一、兩層的寫作功力,足以應對,多了浪費,還容易掉粉。
但真正高明的寫作者,都練就了高段別的“吸星大法”,懂得開通文章的死生之門,吸取浩浩湯湯的文字精遂,吸收千年佳作的精魂,因為有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再加上懂得營銷,當然就能輕輕松松吸引眼球。寫作小白千萬不要認為網紅們故意弱智化、平面化、游戲化、媚俗化的寫作代表他們的真正水平。
透過喧囂的現象看本質,我們都應該懂得用心生活,豐富經歷,學習真正好文,才能增強自家筆下的功力和元神。只有練就了強大的內功,放在任何平臺論劍,都不怕。
廢話了辣么多,如何學習好文,一步一腳地提高文筆,在以后的篇章中,偶將整理在大學讀漢語言文學專業時的讀書筆記,加上近幾年的寫文心得,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困惑,與大家一同探討。沒有憑空的激勵,只有實打實的切身的經驗分享,愿意與閑來坐坐的朋友一同梳理、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