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Before You"-----在最好時間離開

第一次乘坐南航的飛機,居然看了兩遍同一個電影。耳機很不好用,看著中文字幕,居然斷斷續續的看完了這部讓我感到憂傷還有美好的故事。

這個電影名字叫做"Me Before You",改編自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喬喬莫伊絲原著小說《遇見你之前》。由艾米莉亞克拉克(影集《權力游戲》)及山姆克萊弗林(《饑餓游戲》電影系列)領銜主演,新銳女導演西雅夏拉克執導,是她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感謝百度)

遇見你之前

男主威爾·崔納,年輕的銀行家。英俊、博學、多金、曾經擁有著眾多的光環,卻因為一場車禍導致高位截癱,開始自暴自棄,后來遇到了樂觀的有點loser的女主露易莎克拉克------一個總被責任和工作壓著的女孩,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僅僅是看到了美好。

一般來說,童話結局應該是:男主堅強地活了下來,不管有多麼困難跟女主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女主活出了一個圣人的光環。然而,故事真正的結局是:威爾在克拉克開心了6個月以后,雖然愛著克拉克,但是仍然選擇了安樂死。

因為,他不是一個只要有飯吃能呼吸就可以生活的人,他熱愛運動、熱愛生活、擅長商業,舉手投足都帶著巨大的魅力。然而病榻上他現在的狀態,對他來說根本無談“生活”,只是“活著”,只有頭部和幾個手指可以動,當然還有大腦,所有的生機都是依靠藥物,依靠著科技的力量延續。沒有尊嚴的活著,看著正常人的生活,活在大家的憐憫中。這不是他要的生命。所以威爾選擇給自己和家人半年的時間,放棄自己的生命。

當然,他愛父母家人,所以為他們堅持了六個月,最后赴死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也給了克拉克一個新的生活。如果,把克拉克的生活代入我們自己,試想一下,那不用也不要談什么生命可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不是處在哪個環境,你怎么會理解當事人的痛苦呢?

這個世界上,勸說別人容易,永遠說服不了的是自己。就是因為,我們從來不想真正的代入自己,哪怕一點點同理心的代入,所以永遠都能高姿態的勸說別人,對自己卻做不到任何的殘酷。

有人會說父母給你生命,怎么可以輕易放棄呢?克拉克那么愛你怎么可以放棄呢?你又不是缺錢,萬一能治呢?可是,子非威爾怎么可以知道他的痛苦呢!你能替他無奈的生活下去嗎,僅僅是為了別人的期許,僅僅是讓他們心理覺得安慰,但是物質和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嗎?生存,在這個越來越發達的社會,并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正如每個人都是一個太陽一樣,你的生活可能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其他人。威爾留下來,日子久了難免會成為一個暴君,成為所有人的陰影,這個真的可以預想的到。

所以,在最好的時間離開,不要在成為所有人的包袱的時候離開。不要再讓媽媽和爸爸為我的身體擔心,不要再成為克拉克的負擔-----這也許是威爾最后要想的吧,我以為。“讓克拉克為我活出美好的人生”,應該也是威爾的愿望。從此這個女孩,知道遠方總有一個人希望他活的更加的美好和美麗,這也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親情和愛情不應該成為別人的枷鎖,不應該綁架別人的生活。無論是生活和生命,我們都需要習得----放手,習得放棄的意義。那么,在最好的時候懂得放棄,留下最好的自己。

看完這部電影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在最好的時間離開,不要成為別人的包袱,雖然他們愿意背負,但是我不想成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