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管理的書大都有些殘破,舊得發黃,肯能因為有了年代久遠的積淀,讀起來反而覺得別有一番清靜蘊含在里頭。
一個人就這樣捧著那本書坐在圖書館低頭看了許久。雖然越來越沉浸于川端康成筆下那個節日儀式繁多的京都,時時感嘆日本文化中獨有的清新精致的美,然而脖子終究不堪重負越發低沉僵硬。
索性合上書本起身走至玻璃窗旁,斜倚窗臺邊的欄桿,手中的書隨意搭在欄桿上。因為隔著層層書架,因此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足以讓自己放肆。
抬起頭扭一扭脖子,松松筋骨,不經意就能看到窗外空曠的地面,幾處新栽的草木一塊一塊地印在地上,死板生硬,異常單調。唯一可看的,大概也就是那幾縷與紅色樓房擦肩而過的斜陽了吧。
再次合上書本,在身旁的書架邊來回走一走,并不看書架里都有什么書,只是因為做了太久走動走動,況且手上已經有了一本書了不是么?
無聊的伸手摸了摸書架頂上綠意盎然的盆栽,這盆栽一直在這成排的書架上放著,雖然看起來好看,我卻從來不拿正眼瞧它,因為我一直把它當做是人工的,覺得沒什意思。
于是閑來無聊的我就伸出手來悄悄掐了它一下,本想是感受一下塑料的韌性,誰知道那碧綠的藤蔓上竟然在我指甲印的位置滲出水分來。我這才欣喜地發現,這些植物竟然是真的!
一時間,我突然覺得整個閱覽室都生動起來,多了一分格調,多了一分別致??粗矍澳侵恍⌒〉奶俾那脑竭^書架邊緣,一路彎彎曲曲向下,伸出一截小小的綠枝探向書架里的書。
就仿佛一個孩子在偷看著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架里面的大人,小心翼翼卻又萬分好奇。
好好欣賞一番過后心情也跟著明朗了很多,原本困惑了我很久的問題此時也逐漸疏朗了起來。
這幾日開始嘗試寫網絡言情,原本是信心十足,已經寫了好幾章,雖有人鼓勵,也有人建議我去看看某書院的言情小說,據說那里才是正宗言情。
于是我懷著學習的心態搜到網址,點開瀏覽了一番。然而看的結果出人意料,某書院里所謂正宗的言情小說題目竟然都是這樣的:某某總裁的小嬌妻、帝尊的某某狂妃、廢材逆天某某某……
我一時間目瞪口呆,這種小說在我的映像中似乎只有中學生愛看的吧?而且,難道是我對言情小說的理解有誤嗎?這個才是最正宗的言情小說嗎?
當然,在這諸多作品中肯定不乏佳作,可是,我猶豫的是如果我不按照這種套路來寫的話是否就意味著撲街呢?
回想起我寫作的初衷,當初學校一文學社的學長這樣問我,他說:“你覺得寫小說是情節重要還是文筆重要。”
我當時斬釘截鐵地說:“當然是文筆重要,如果文筆不好光有情節,那這本小說只能算是一個嘩眾取寵的故事,并沒有任何營養?!?/p>
我不知道學長是如何想的,我只知道如今我再細細想起來不免覺得自己的回答何其天真幼稚。
身為小說讀者或許我很看重小說文筆,覺得文筆好的小說讀起來也特別舒服??墒钱斘易约杭尤胄≌f作者行列的時候,才發現,如果你只有文筆而缺乏精彩的情節,那么即便你的文筆再好,你的小說也如同裹著華麗絲綢的蝴蝶,永遠不會有絢爛迷人的舞姿。
而且,那也并不能算作小說。如今看來,真正的小說在情節與文筆之間的關系應當是這樣的:用好的文筆來敘述一個精彩的故事,華美的語言絕對不是小說的主角,她的作用只是盡可能貼切的講述一個故事,為這個故事潤色,使之大放異彩。
小說的主角不是文筆,正如同散文的主角不是故事情節一樣。
此刻,我想,我應當做的,是用一個成熟筆觸來編織一個精彩紛呈的幻夢,這是我現在自己未來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能夠把一個故事恰到好處地講出來,能夠打動人心,或多或少的給人以感動、啟發,這樣的作者才足夠資格稱之為“作家”。
天色漸晚,我收好書本,背上書包,信步走出圖書館,走出門外,站在高高的臺階上,舉目望去,圖書館門口空曠的草坪一直隨著高高低低的樹木樓房延伸到天際。
斜陽半裸著躲在云層后面,如玉的光芒難以抵擋地迸射出來,照亮了西天的微云。
拾級而下,腦海中又浮現書架頂上的那幾盆青翠的盆栽,我想,室內再沉悶,綠葉們不還是依舊盎然嗎?云層再厚,不還是被陽光穿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