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生長第15篇/字數1027)
“賣金條的何必開書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書店留言本
我講幾個故事,算是書店工作的日常。
第一個故事,說一位熟客。年輕男子,瘦瘦小小,常常是一身黑衣黑褲。在早上,忽如一陣風,輕飄飄的進來。在靠墻的位置坐下,然后雙手交叉作枕頭,頭朝下,趴著就睡起了覺。睡醒之后逛逛書架。然后就“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整個過程不看手機也不說話。
我們好奇,私底下猜測他的職業和工作環境。覺得他很有些異類的樣子。便尋機找話,但是此人就是“金口不開”,一副木木的樣子,帶著點憂郁的神情。有個同事不信,終于遇到一次機會,這個人選了一本書。結賬付錢時,同事問:“請問需要袋子嗎?”他不說話。同事聲音提高一度再問:“請問需要袋子嗎?”他不說話。同事又加大分貝問:“請問需要袋子嗎?”他從牙縫里丟出兩個字:“不用。”然后就走了。
后來,他又恢復和平常一樣。睡睡覺,逛逛書架,就離開。不過有一次特殊,他晚上來,精挑細選了好多本書,最后決定買走了兩本經濟學著作。從此,就更加對他的身份感到好奇了。
第二個故事,講遇到的父母和小孩。樓上有個培訓機構,有家長送小孩過來。時間未到,先帶著小孩來書店看看。
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女兒進來。心里注意一下,因為店里有花草,小孩子好奇,經常扯花瓣。兩三分鐘,沒有什么事發生,我的注意就到別的地方去了。忽然“啪啪啪”,我在吧臺,看到那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在扔書,她媽媽站著,帶著長長的慵懶的溫柔的聲音說:“不要扔書啦,快把書撿起來。”然后重復這句話,既不立刻阻攔她扔書的動作,也沒有撿起掉落在地的書籍。像尋常看小孩在家扔玩具一樣,只是說幾句。但是得到的回應是:“啪啪啪”。
我趕緊過去,大概帶著一點嚴肅的表情,蹲著把一本本書撿起來。小孩停止了動作,然后去牽她媽媽。她媽媽站著說:“不好意思,小孩子太淘氣了。”我小聲地回答:“沒事!”其實心里覺得這個媽媽很不稱職。現在想想我這個店員,大概當時也是不稱職的。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最近,就在前幾天。有個年輕女孩,背著包,提著袋子,進來。找了個靠墻的位置坐下。先掃二維碼連上wifi,然后拿出充電器插上,邊充電邊玩手機。過了大概15分鐘,我拿了張飲品單過去,“請問需要點單嗎?”我問。女孩奇怪的打量我,說:“不用。”我有些不好意思,說:“那個,我們畢竟是個營業場所,既然你坐著,還是要消費的。你看要不要點個東西?”這個女孩立刻回答:“不用。”眼神堅定。我只好悻悻而歸。
第三個故事,是很多故事的重復。只不過有的人蹭wifi,有的人蹭環境,有的人蹭熱水,有的人蹭空調…… 我用“蹭”這個字,專指那些因為可“蹭”而來的人。那些人既沒有禮貌也沒有常識。在他們眼里,書店理所應當免費提供這些服務。“書店不就是賣情懷嗎?”這是我聽到最多的反駁,真是氣人得很。
我向燦燦抱怨這些,燦燦說:“你去一個便利店買水,人家會幫你加熱嗎?會免費提供位置給你嗎?會讓你免費上網嗎?……這些人就是不把書當作商品。”
嗯!我們是一家售賣商品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