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起旅行,突然喚起了我很多關于旅行的很多美好回憶。
我最大的夢想是某一天能放下一切只去旅行,走在各個國家,看遍我想看的風土人情。
講起我的旅行成績,聽起來20幾個國家不算少,實際上還沒有覆蓋地球的一個小小角落。甚至在中國,盡管我去了除西藏青海和貴州寧夏的所有省,但也只算是去過,還有那么多想去而沒去的地方,一直是我心頭的念想。
最愛是沒有太匆忙的日程,能有充足的時間在路上逛逛,坐坐,看看當地的人,了解當地的事。有時被很多地方深深吸引,恨不得能住下來幾個月。
我對世界的好奇和熱愛,緣于高中時央視一檔熱門的綜藝節目《正大綜藝》。楊瀾是通過這檔節目火的,而我的人生也受這檔節目的影響巨大。
當時是高中學業最緊張的時候。通常電視都是被禁止的,而父親大人不知為何唯獨允許我看這檔節目,我猜父親是認為它能幫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吧。確實也如此,《正大綜藝》帶領人們去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地方,領略那么多千姿百態的風俗習慣風景飲食,我每次節目都看得口水直流。當時,就把當導游作為了我的職業目標。我要成為一個象正大綜藝節目里導游那樣的人,到處走到處玩。
這個被我當成大學報考志愿時的偉大理想,看到一所夢想中的學校恰巧招的是旅游相關專業時,欣喜若狂就填了。以為從此我就過上了正大綜藝導游的生活。
盡管想像與事實不同,但大學里因了與旅游專業相關,我們在學校里確實學了非常多關于各地文化和習俗的課程,很多課程是蜻蜓點水,囫圇吞棗,但足以在我面前打開五光十色的世界文化的畫卷,以及對中國文化的深入了解,讓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忱進一步高漲。
難能可貴的是,這所院校有一個自由的文化。大多數老師都是學外語出身,有過海外學習經驗,接觸的也都是比較西方的文化,所以,學校的文化自由,包容。學校里大量的留學生更讓我有機會切實體會各國人等文化的差異,以及對他們描述的景色與活動的好奇。
帶著青少年時期積累的滿滿的好奇和憧憬。當我有經濟能力的時候,我便迫切地將我的每個假期都用旅行充滿。
最初去國內的各個地方,和同事去,朋友去,后來和網友去,再后來覺得最方便還是自己一個人說走就走,不用提前太久安排也不用協調太多人的興趣和時間。不能去的時候,最好的娛樂也是在網上看各種游記,攻略,策劃一此次旅行線路和日程。
和網友旅行那段時間真的非??鞓贰D菚r中國盛行各種驢行俱樂部和驢友聚會。不僅和網友旅游,還去到哪處都要和當地的網友驢友再聚一聚,要是能趕上當地驢友的一些看片會什么的就更妙了。
那時的看片會是一些攝影和旅行愛好者,將相片的膠片用幻燈機投影出來。我記得有一次在四川旅行時,正好趕上了,在一個小資文藝的旅行器材商店二樓,一幫天南海北聚起的驢友湊在暗暗的屋子里看一位驢友拍的西藏的照片。那文藝范,甭提了。
我幾次最難忘的旅行都是那兩年和網友去的,四川康巴藏區,木蘭圍場,中原西安洛陽平遙,還有江浙的很多小鄉村,甚至柬埔寨。難忘啊難忘。
那時的網友多已失去聯系,然而也有幾個還通過社交網絡失聯后又找到了。無論現在有沒有聯系,那些網友和與他們一起的旅行都給了我很多溫暖的回憶。
后來長期的差旅也給了我不少機會去看一些地方。盡管心境不同,而且每次都腳步匆匆,美妙的風景以及文化和片刻的感動我相信都一點一滴塑造了我。
我記得在洛陽看龍門石窟,夕陽斜下的傍晚在滄桑的洛水,佇立了百年的大多數都失去了面孔的佛像;同時也是看佛像,在四川的樂山,坐著小船沒準備地突然看到依山佇立的和山等高的大佛;以及在無錫靈山看到的俯瞰太湖的金身大佛。每一次的震撼感覺都不同,而領略到的是歷史的不同階段,人性的不同側面。
后來在國外求學加上工作中的機會終于有了機會真正投身到世界的風光和文化中去。子歐洲居住的時間里我猶如老鼠掉進了大米。歐洲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讓我迷醉,沒有我不喜歡的地方。歐洲那些古老的街道,從小只存在于書上的偉大的文藝作品偉大的建筑和景點,當活生生出現在自己眼前時,我真的時時有種膜拜的感覺。
第一天到巴黎時,朋友帶我去的第一個景點竟然是拉雪茲神父公墓。當巴爾扎克,肖邦,比柴,王爾德這些人永居的墓地就在我的眼前的時候,我為那種真切地和世界文化接上了頭的感覺唏噓了。
去歐洲很多地方都被深深吸引,恨不得能住上好幾個月,或者就此不走了。
在羅馬的那幾天這個感覺特別強烈。我住的酒店在靠近斗獸場(Colosseum)的一條街道,每天出酒店向右看就能看見斗獸場的圓形的墻。走的那天早上,步行去斗獸場對面的一個咖啡館喝咖啡,當時決定以后一定要來羅馬住上三個月,報一個意大利語班,然后每天徜徉在各種百年千年街道,張開我每一個毛孔和細胞讓歷史的每一粒時光進入我穿越我。
只可惜,那個以后一直沒有付諸于行動。然,今天,我還是希望有一天那個以后能實現。
然后是東南亞和太平洋。美麗的島嶼,很多幾年前游人稀少的海灘都曾留下無數年輕時愜意的時光。馬來西亞停泊島的夜晚和海灘好吃的芒果奶昔,巴厘島懸崖上的私人別墅酒店。
新西蘭更是我的大愛?;匠牵–hrischurch),皇后鎮(Queenstown),每一個地方都讓我覺得是可以停留的。記得到達庫克山(Mont Cook),我們在山中散步時,小徑空無一人,然后竟飄飄揚揚下起了雪。最好的浪漫絕對不是制造的,而是偶然。
后來帶著孩子,旅行的目的地選擇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安全和方便。我們仍然是在能把我的情況下帶著孩子去了很多地方。
有些我獨自去的特別喜愛特別有感覺的地方,走在路上時我總是想,有一天我要和我的孩子一起再來一遍。
我最大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將旅行的喜悅分享給孩子,并且以后能跟我的孩子一起去領略很多世界上的奧妙。陪伴在路上,陪伴他們的成長。
我時常想我到底為什么愛旅行,愛在路上。
某天坐在阿姆斯特丹的河邊,買了啤酒邊喝邊看著運河上船過,街上路人行過和河邊住宅里大落地窗能看進去的人家家里。夏日7點北歐的艷陽還高照,溫暖卻不熱烈。
我忽然明白了旅行對于我的意義。
旅行讓我知道生活的逃遁在哪里。旅行中所經歷的美好,感動,震撼和思考,積攢起來成為一種信仰。我知道,無論如何我不會陷入某地某境出不來,因為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我可以停留的地方和讓我感動的景致可以去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