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尋找人生的詩意與遠方”激勵著多少人,辭去工作、丟掉茍且的生活,尋求旅游時可以收獲一份詩意與遠方。然而現實卻是有多少人去了遠方,卻沒有收獲詩意;有多人少人丟掉茍且的生活,發現旅行的生活的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根據官網統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們國家的旅游收入不斷攀升,由于近幾年數據沒有更新,這里僅截取公布的數據。我們很容易看出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去旅游已經成為當前的時尚。
但是旅行的城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遠方真的做好了準備了嗎?我們都知道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珍貴的資源更是有限的,所以市場上才會有高價的、甚至是貴得離譜的商品,當然我們這里所指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不包括壟斷。
1
雪鄉的旅游的女導游直言“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大家都是羊。”每一個出來尋找詩意與遠方的人,聽到這句話估計心里先涼一大截子,還沒有看到遠方的美好,已經看到人性的丑惡,威脅游客你花錢少受罪還能玩得好,你不花錢你就等著凍得高部截癱、女的不孕。這個導游的誠信品質真的讓人質疑,但是這是一個人的問題嗎?對于這種類似的“黑導游”事件還真是不少,尤其云南旅游已有前車之鑒。
監管的缺失。事件發生后記者主動聯系雪鄉的管理人員并且想就此事進行后續報道,但是截至發稿日期無人回復;記者撥打了旅游局的電話,工作人員將責任推至森林工業管理局,這個部門的電話一直沒有打通。俗話說:“良好的市場秩序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在導游業發展亂象的時候,就需要管理部門做好有序的引導、監管,不能任由其向著惡性發展,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劣幣逐良幣”。尤其是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消息傳播速度之快,直接會影響到雪鄉日后的發展。
"馬爾代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這不僅得益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還在于政府治理有效。政府不僅僅是治理的主體,政府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通過法律規范、積極推廣宣傳,私營部門也會參與其中治理,注重管理技巧同時有專門的研究機構;此外為了創造收益,聯合其他的產業協同發展衣、食、住、行等,這些經驗對于當前我國的旅游業規范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素材。
2
我們再以阿拉善為例,截止10月7號累積接待游客34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6億元。而這里在官網注冊的住宿、餐飲企業有2200家(官網只公布2013的數據請見諒),實際居住人口24.35萬人(2015年數據統計),去旅游的游客確是344萬人。實際情況是很難容下這么多人來游玩,是超過了常住人口數。可能有人會說,阿拉善地方大,但是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真的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嗎?以額濟納旗為例,沒有特別有名的全國連鎖的旅店,當地的旅店在10月1號至3號間暴漲到上千元,一個鋪位甚至達到二百元左右,為了容下更多的人,民宿也是前來救急,一張鋪位狂飆到二百元。當然這一定不是個例,此類情況我們很容易在新聞里看到,青島的“天價大龍蝦”、低價的“黑導游”等。
很多旅游的人們的遠方與詩意,就成了人山人海的人群,成了高價的消費一般的享受,導致人們心中豎起一個梗“出行一次累千日,不如在家閑一日”。于是有人感慨到被盆友圈出行美照忽悠了,被旅游的詩意忽悠了,被廣告忽悠了。
被忽悠的不只是這些,最根本的莫過于一些盲目旅行的人們,除了幾張朋友圈的照片大概什么也沒有留下。如果不思考,旅行就變成了行走在路上的照相機。
這個醒悟來源于旅行途中一名游客大聲呼喊“快來看看中國和俄國的邊界”,然而事實上確是中國與蒙古國的邊界。當時要想在邊界的界碑留念照相還要排隊十幾分鐘,不然就是一個鏡頭擠進去十幾個人,除了認識的人知道重點是照誰,給別人看是分不清誰是重點的。所以我無法查找是誰說的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卻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一個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哪里,也不知道為什么來這里的人,我猜他的生活一定也是盲目的。或許就是為了在朋友圈炫耀幾張照片,這個地方我去過;或者是為了面子,大家都去旅游而我不去,顯得那么格格不合;亦或是盲從,人家說這里好,我就來看看,這大概就是被自己忽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