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有早起,早上和小弟在被窩里嬉鬧到8點半才起床穿衣梳洗,看到媽媽給我們準備好了湯圓,才想起今天是元宵節,圓滾滾的湯圓甚是可愛,咬一口甜軟香滑,小弟和我忍不住吃了兩大碗。
在我們家逢年過節必須要吃的一樣食物不是餃子,而是餛飩,媽媽說因為餛飩形似元寶,盛在碗中意為堆財,所以家鄉家家戶戶過節都要吃餛飩,正月十五這樣的日子,自然也不例外,中午我倆又是兩大碗餛飩下肚,好不滿足。
吃完飯照例和小弟去小區圖書館還書借書,正趕上圖書館搞猜燈謎活動,小區里好多老大爺老太太孩子大人都聚在圖書館,我倆也去湊了個熱鬧。
沒想到我瞎湊熱鬧,收獲卻頗豐,每猜中一個,圖書館的小姑娘會送一個小獎品,當我領到第六個時,小姑娘笑著說,好了好了,你可以不用再猜了,我只好收手,小弟抱著一堆香皂樂開了花。(對,沒錯,獎品是香皂,我家可以幾年不買香皂了)
我猜對的幾個燈謎都比較簡單,不過沒有像有些人借助手機搜索答案,而是自己動腦筋猜出來的還覺得蠻有成就感的,突然對解謎有了點興趣,以后會找些猜謎解謎的書看看。
我這人記性不好,得趕快把今天幾個解謎思路記下來。
第一個謎語
謎面:初見成效(打一非洲國家)
非洲國家我本就知道的不多,在腦內把我知道的幾個國家名字過了一邊,答案應該是剛果,剛果剛果,剛剛看到成果,不就是初見成效嗎?
謎底:剛果
第二個謎語
謎面:木蘭之子(打一食物)
這個題,看到木蘭,我就想到花木蘭,所以這個謎底里一定和花木蘭三個字有關,花木蘭生的孩子,又是種食物,我突然就靈光一閃,這不就是“花生”嗎?
謎底:花生
第三個謎語
謎面:二人頂三人(打一字)
看到二人和三人時,我一下想到了“從”和“眾”,既然是頂,一定是上下組合,然而我把這兩個字組成一個字,額~不認識,我想估計這二和三不是指人的數量,我換了個思路,二和人可以組成“天”或“夫”,而三加人可以組成春的上半部,我再上下一組合,就拼出了個“奏”字。
謎底:奏
第四個謎語
謎面:心存不善,有口難言(打一字)
這題我是屬于突然來的靈感,看到不善時我馬上想到了“惡”,然后想既然有了心就是惡,那么有了口就不能說話,不就是“啞”嗎?那這個字就是要去掉心去掉口,也就是“亞”了。
謎底:亞
第五個謎語
謎面:技也有術也有,無一手無一點(打一字)
這個我是看到后半句無一點的時候發現前半句中只有“術”字有一點,那么術無點就是木,思路一下就有了,技無手那就是支了,既然是打一個字,那把支和木組合起來就是個“枝”字。
謎底:枝
第六個謎語
。。。。。。
我忘了
小弟今天還問我元宵節為什么要猜燈謎,我上網搜索了一下,以下信息來自百度百科:
元宵節燈謎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觀燈猜謎的習俗。猜燈謎又稱打燈謎,這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自南宋起開始流行,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