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之間

社會仿若一個巨大的圓盤,人群圍繞著它兜著一遍又一遍爛熟的圈子,逐漸失去不羈的本性,卻鮮少有人能制止自己盲從的腳步,不因無心,只為麻木。

閱歷文章數篇,游覽萬水千山,目睹人間世事,嘗盡生活五味,只有經歷才能告訴你花兒如何綻放,艾菲爾鐵塔如何屹立,人心的孤草怎樣黃了又綠,綠了又黃。

朗朗讀書聲,綿綿夏蟬影,文學老師手持筆墨 ,肆意揮灑,頃刻間,荊綠的黑板上"人心"這兩個偌大的簡筆字格外奪目,映襯于澄黃的燈光,不拘地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我們或倚窗憑眺,或拄肘苦思,似懵懂的孩子,無知地構思著世間百態,殊不知,此時的我們只如社會的新生兒,一遍又一遍描摹的是所謂的"大"與"空",卻忽略了身邊最細微的事情。

而這些細微,正如一片又一片嫩綠的枝葉,不斷地籠絡,不斷地蔓延,最終,構造了滿天綠葉似油簾的美景。

"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這個話題也許已經老得掉牙,但它所蘊含的測量價值卻越釀越深,如一壇美酒,經過時間的沉淀,更能散發出歷史感與時代感的清香。

當你肆意嘲笑這個話題的塵封感時,那么,請你站在我面前,昂首挺胸,告訴我你的答案,一個確切的,清晰的,飽含深思的答案。這一個"扶"字或"不扶"也許蘊含了人心的態度,也就側面引申了這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蔓延到整個社會也許反映的便是溫暖如春,亦或世態炎涼。

冷暖,只在一瞬之間,而間隔的跨越者,姓人名心。

說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吧,我確切地記得這件事發生在前天傍晚八點零五分。我是個學生黨,平時功課繁忙,假期便養成了散步健身的習慣,也算忙里偷閑,舒緩情緒。

那晚,風吹得正好,帶著秋意的慵懶與羞澀,輕輕撫過臉龐,略微夾雜著少許涼意,我輕撫耳機,任音樂與秋風融為一體,享受著片刻的安閑。

悄然間,一位身著藏青色大衣的老人出現在我眼前,藏青色的裝束下,他深邃的臉龐更顯枯瘦,眼角深刻的紋理與橘子皮般孤黃的臉皮更顯蒼老,一個老人,一個略顯蒼老的人。

"小姑娘,請問這兒是不是碧水豪庭,到碧水豪庭要怎么走啊?"蒼老卻不失真誠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瞧,他在向我問路。

經過一番交談后,我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位迷路的老人,晚上出來散步卻走錯了小區,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為老人指明方向后,望著老人依舊迷茫的眼神,我做出了一個決定"爺爺,我帶你回家吧!"一路上,我和爺爺時不時地交談,爺爺和我訴說他年輕時的經歷,原來爺爺年輕時在農業局上班,后來領導看他成績顯著就把他留在這兒了,看到爺爺說自己優秀時眼眸中散發的自豪的光芒,我突然覺得這個老人還有點可愛。

到了路口,爺爺便認得回家的路了,走之前,爺爺提醒我女孩子在外面一定要小心,還問我晚上一個人回家怕不怕。

也許,這真是個好人。

望著爺爺含笑的眼神飽含謝意,我的心也跟著雀躍起來。

也許,說出"爺爺,我帶你回家吧!"這句話之前,我有過思考,有過猶豫,漆黑的夜晚,誰都害怕被壞人拐騙,上演著新聞上一遍又一遍泯滅人性的情節。

但我不忍心,我想如果我一走了之,那么那一晚,我是別想安安穩穩地睡一覺了。

送完爺爺后,走在路上,心似是沾了蜜一般,原來細微的小事便能縈繞于心,只為善意。

而這一切,到了媽媽嘴里,卻成了不夠警惕的訓斥,而這些無非是新聞上出現的一遍又一遍的拐騙事件,有時候,想想這些泯滅人性的瘋子,我真恨不得扒了他們的皮,他們的罪過之大不僅在于終結了無辜的生命,更在于冰涼了人心,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一點一點地消滅,擦肩而過,不過是陌生人。

也許,就像我之前所說,扶與不扶是個難題,而真正折射的是人心。

也許,每個人面臨的那一瞬間都想過去施以援手,而最后沒有去實踐,是因為害怕,因為恐慌,因為不再信任的心。

如果社會中每個人都變成這樣,那真是可怕,也許你有你的無可奈何,卻不足以支撐起你內心火焰已泯滅的借口。

北京街道小男孩乞以一元的夢想破碎的畫面時常浮現于腦海,我時常在想,也許他是騙子,但那只是一元哪,你少吃兩根棒棒糖就能省到的一元,你無心丟掉卻不愿花費功夫去尋找的一元,或許,就可以幫助一個孩子回家。

可惜,世態炎涼,冰冷的心早已在信任之間筑起了高墻,極難跨越。

當然,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圣人,更不是什么大發善心的慈善家,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黨,我沒有資格去批評,去評判任何一個人,孰是孰非,我只是想說出我自己內心的想法:

有些人,他們的心田只能耕種一次,一次之后,寧愿荒蕪。后來的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荒蕪死去。因此,希望第一次耕種心田的是一個善心的人,溫柔地呵護著這來之不易的信任。

畢竟,冷暖之間,在于人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