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移默化―理財帶給我的最大改變

理財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我對金錢的看法。

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水媚姐的《30歲少的每一天》,但很時間是在2014年,我大四。看完書開始關注長投。當時窮,雖然現在也窮,但至少現在思維不再像之前那樣貧乏。直到畢業(yè)一年后開始學習長投課程,股票入門課很順利通過,股票初級課延期兩次依然沒通過最后一課。然后就是基金定投初級,進階課買了卻一直沒有激活,害怕自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是手上沒錢,然后給自己的理由是,等有錢了再學(從去年到今年發(fā)生了很多事),其實心里一直明白,只是自己懶而已,想這么一直逃避下去。

2016年第一天開了股票賬戶,由于膽小,只放一萬在里面(真實的原因是開戶時賬戶里要有一萬才有萬二的費率),買了股票,所幸到現在沒被割韭菜,還有微微盈余,真是意外之喜。

從開始關注理財這件事,自己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開始改變,特別是金錢。上學時喜歡看小說,是別人眼中所謂的小文青,可實際是我只喜歡看。很多文青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酸,自卑又自負,對錢沒什么概念,甚至不好意思提錢這件事,不好意思說自己愛錢,雖然自己很缺錢。

開始工作,開始自己掙錢,開始關注理財公眾號,開始看理財書籍,心態(tài)也開始改變,一是生活逼著的改變(自己掙錢的辛苦),二是理財給自己帶來的觀念的改變。要知道自己在大四時才聽室友說余額寶,工作前沒用過支付寶。

觀念指導行動,所以,我不再逃避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