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己一個人在飯堂,吃了滾燙的的鍋仔菜。飽腹感是有的,心里的空白,卻依然。
走到飯堂的門口,誰料傾盆大雨。我的傘,落在宿舍的小角落里啊。環視四周,卻沒有相識的臉孔。
手機沒帶,唯有等雨停吧。還好下午沒課。傻愣愣地站著看雨,看著對面的宿舍樓……
“同學,要一起走嗎?”
突然,溫柔的聲音在耳畔輕輕道。身旁不知道什么時候站著一個男生,個子比我高一點,臉容干凈,神采奕奕,不算特別帥,大大的眼睛含著靦腆,但友善的笑意,給人一種舒服清新的感覺。
我點點頭,“謝謝。”
“小心這里有水!”其實我看到前面有個充滿水的小坑,但是如果繞開的話,男生就會踩到,所以才打算輕輕跨過去。沒想到這個坑還是……還是他被“坑”了。
“謝謝你。”我感激道。
“沒關系啦我等等回宿舍洗澡~”他溫柔地笑了笑,“對了,你在幾棟?”
“我,我宿舍在二飯堂那邊啊。”我撒了個謊,臉不紅而不熱地撒了個謊。其實我的宿舍就在對面,不遠。
“哦這樣啊,我在三飯堂那邊的……那我先和你過你那邊的宿舍吧。”大眼睛笑瞇瞇的,他今天肯定遇到什么好事了。
“嗯,這里離三飯堂更近,你先回去,再借傘給我自己回去……加你微信到時候還給你?”心機鬼!——我心里暗暗罵自己。
“哦好哇你不嫌麻煩的話。”大眼睛依舊是笑瞇瞇的。
一路向著他宿舍的方向走,我們聊了幾句四飯堂的豆漿、手工面還有叉燒包。到了他宿舍的樓下,他拿出手機,“來,讓我掃一掃吧。”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沒帶手機誒,不如你留下你的微信賬號我回宿舍加你?”
大眼睛點了點頭,“嗯!好!”
二.
快步趕回宿舍,從暖呼呼的被窩里拽出睡了一上午的手機,馬上登陸微信,點擊進入自己的朋友圈,將所有的內容都進行了一次大“整頓”——那些什么覺得室友像一坨屎的心情啊因為上火沒睡好一臉倦容的自拍啊,諸如此類,總之和惡俗低俗毀三觀有一點點關系的狀態都毫不留情地——刪!
最后,安心地輸入了大眼睛的微信賬號,添加,驗證信息。也很快就有了回應。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將大眼睛的朋友圈一條一條地看,從未如此耐心。
大眼睛喜歡彈吉他。他最近練習著D大調的卡農。
大眼睛好愛吃辣啊。還自制了各種各樣的辣椒醬。
大眼睛每天都運動。堅持單日跑步雙日打羽毛球。
大眼睛大愛張愛玲。會每晚七點在圖書館五樓靠窗的位置看一篇。
大眼睛其實很怕冷。這兩天天氣驟冷他一回宿舍就是窩在被子里。
大眼睛討厭喝咖啡。因為曾經被騙過喝了一杯濃咖啡而徹夜輾轉。
大眼睛鐘情“自然卷”的歌,小眾而且冷門,但是覺得他們的歌真的很有趣味十足。
大眼睛是日語專業的大學霸,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句子文章都會千方百計地中日互譯。
……
第二天把傘還給大眼睛,他依舊是笑眼瞇瞇地,一臉溫柔靦腆。而之后,似乎都是匆匆地見過幾次面,匆匆打了幾次招呼,匆匆地幾次擦肩而過……
同行的室友問我:“誒這誰啊?眼睛大大的,長得好可愛啊。”
我就會將雨中“搭傘”的經歷簡略地重復一遍,像重復著別人的故事。
三.
“可不可以把你的吉他借給我拍一張照片啊?”
“朋友圈回復別人的評論,非共同好友是看不到的吧?”我做賊心虛地問室友。得到肯定答案的時候我猜安心地把狀態發出去。
——于是,我的朋友圈狀態上多了一條無聊之極的狀態:“×月×日,抱起來,很輕,我試著試著彈,沒有一個完整的音調,但覺得吉他發出來的聲音好迷人。”
沒過多久,在一片吐槽之中看到了大眼睛的點贊。
這感覺,讓我沾沾自喜,就像是贏得了勝利的第一步。
“四飯堂的手工面就老干媽辣醬味道好極了!最喜歡吃辣的了!”
附上拌滿恐怖辣醬手工面的照片。
這次大眼睛不僅點贊,還評論了——“你也喜歡吃辣的呀!”
哈哈真好騙,我最怕辣了,只吃清淡的食物。辣醬手工面是室友的早餐,我只是拍照發朋友圈。
虛榮心總是越滿足就越貪心的,我非圣人,也不例外。雖然在中文系必看書目多?,但是年輕就是隨意,張狂,看過許多著作,然張愛玲這位作家不能說得上“對口味”。當來到圖書館,卻又忍不住在書架上一遍遍尋找這位作家的作品……
很快,朋友圈上又多了一條狀態。文縐縐,意綿綿,這樣的狀態還是第一次發,以至于有位密友笑我“最近開始裝文藝范”。
“今天看了張愛玲的《送花樓會》,很大感觸!原來所有的愛都是源于虛幻終于虛幻,甄寶滟擺出的借口不過都是推搪之詞。”
——“哇啊!我發現我們的愛好好像!我很久之前看完這篇文章還寫了一些感想呢,網址是……你有空就看看唄!你有空我們來聊一聊張愛玲的文章哈,其實真的很有意思呢!”
大眼睛白癡白癡白癡!!怎么可能會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你以為是在拍偶像劇還是寫小說咩!我是根據你的朋友全狀態一條一條地“復制”的呀~~
我繼續“復制粘貼”我的狀態,不斷地。周末拖著室友去打羽毛球,揮拍沒幾下,我發“打羽毛球打到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在操場上跑跑停停之后,我發“在操場上跑步沒戴眼鏡撞到一個女生”;呷了一口香濃咖啡,我發“室友泡咖啡香徹整個宿舍但我還是不喜歡喝”……我真是越來越虛偽了啊。但每次都能騙到大眼睛的點贊,很多時候還有評論。
四.
“我們那么像,肯定可以成為好兄弟的!”大眼睛在微信上跟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正在用勺子調杯里的咖啡,若有所失。
忽然,就想起了上次他約我吃飯時,傻乎乎地問我覺不覺自然卷那首《明信片》是越聽越悲傷……當然,我一定不會說我沒聽過,只是默默點頭道“是呀,每次寄明信片的時候都會想起這首歌”……
然而面對“成為好兄弟”這樣啼笑皆非的話,我很想捏大眼睛的臉大喊“你白癡啊誰要做你的好兄弟!!!!!!!!!!!!!!!!!!!!”手指飛快地點著手機屏幕打字,我的回復卻是“嗯我也這樣覺得!”外加個代表“可愛”的表情。
“大眼睛很笨啊,你要不要直接告訴他你的心思呀?”得知大眼睛有成為我兄弟的意愿之后,好友憋著笑問我。
我想了想,還是嘆了口氣,搖搖頭。
君若無意,傾情訴盡,又如何?
五.
直到那天,周六,我又刷新他的朋友圈。
時間:三分鐘前
地點:學院側門新開的咖啡小棧
內容:一直都不喜歡喝咖啡,說是不喜歡,不如說是恐懼多年前那場失眠。多謝你,讓我嘗到了咖啡正真的美味,讓我知道了不只有回憶,我還有你。
底下附上兩張照片。第一張女孩的照片,按角度看是坐在大眼睛對面被偷拍的。女孩在低頭調咖啡,短發小冬菇頭,眼睛大大,略微嬰兒肥的臉帶著淺淺的微笑,清新,干凈,和大眼睛一樣。接著另一張是大眼睛少有的自拍,嘴角微微上揚,看得出心情極好,與平日一樣,沉著溫柔,但增添了幾分調皮。
緩緩合上了《紅玫瑰與白玫瑰》,喝了一口冷掉了的濃咖啡。
終于釋懷了。戲,也該演完,只剩最后一個鏡頭。
微信,聯系人,查找。
“下午陪我去市區唄,我想看看那邊的盆栽。”
飛快收到回復,他發來一句“你這又是何必”,仿佛看得到好友在手機的那一頭嘆了口氣。
我的朋友圈狀態里。
時間:三小時前
地點:市中心的一家花店
內容:從前,一個人的燦爛陽光,一個人栽種的玫瑰,一個人的好天氣。感謝讓我遇到你,從此,陽光在冬日里更加溫暖,玫瑰開得更嬌媚,好天氣不僅僅是日記本右上角的寥寥幾筆。
附上的照片是我拍的,拍得甚是認真慎重。
照片里的我,長發飄飄,臉蛋微紅,拿著我花了六塊錢買的一枝藍玫瑰,在陽光下笑得像個白癡。
權限設置為僅對大眼睛可見,所以底下也只有他的點贊,還有一句“祝福你,好兄弟!”
也許我在陽光下笑得也像個白癡吧,癡癡地看著大眼睛的評論一時竟不知道回復什么,只聽見好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你這又是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