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時間維度:每日執行 第一次梳理

最近做自己的ceo課程內容較少,騰出時間來把自我管理系統進行了小范圍的優化。尤其是那天聽了panda的講座,深受啟發。抄了些他的東西放到自己的系統里。
之前的實踐中發現,一直在三個地方作不夠好:全收集、日回顧、習慣養成。這次調整主要是針對這三方面的。
每日執行情況是整個系統運轉的基石,現在就對自己現階段的每日小系統作個梳理。

一、必做的習慣

這里放的是對你特別注重,但沒有完全融入你生活,處于習慣養成期的事情。像日計劃、吃早飯這種已經養成的習慣就沒有必要跟蹤統計了。

1.早睡11:30

11點半之前都要早睡特別重要,直接決定了你第二天精力是否良好,能不能早起,之后能不能有足夠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所以早睡排第一位的。

2.早起6:30

一般來說,只要早睡了,早起這事特別簡單。而且現在基本養成每天6點半起床的習慣了。過去的幾年中,你一直在折騰早起事兒,都沒成功。這次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所以要謹慎的觀察。所以這個排在第二,也需要每天打卡。

3.一聲一事語音回顧

之前Ayu老師布置的任務是:每天用5分鐘的時間,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然后就發現了一聲一事這個平臺特別適合干這事。

  • 微信限制,每次只能一分鐘。每次組織一分鐘的內容還是比較容易的。
  • 服務器自動保存你所發的語音,并轉成文字。
  • 提供友好的展示頁面,用時間軸把所有的信息串起來。并重點顯示語音的文字預覽,可以快速了解自己說了啥。這個對語音定位非常有價值。
  • 省卻自己找地保存語音的煩惱。
  • 有需要可以寫個爬蟲都給搞下來。:)

4.Dayone文字回顧

以前做的比較差的就是文字回顧了,分不清日記和回顧的區別,寫太多導致后面就想寫了。這次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制定格式。見第三部分。

5.運動半小時

保持精力,八塊腹肌就靠你了。

用way of life來跟蹤

試了checklist,doit.im等方式,最后回歸app來做習慣養成記錄。

  • 記錄方便。
  • 圖形化展示。
  • 可以導出excel便于分析。

把習慣養成從doit.im中拿出來有利于減輕doit每日計劃的長度。但“一聲一事語音回顧”這種新習慣還要保留一陣子,運行穩定了再說。

二、全收集

工具:紙筆、dayone

主要是紙筆,不方便時用手機做補充。
隨手帶著A6的活頁紙。正面記時間開銷,反面記其他的。

1.時間開銷

出于了解時間分布、感知時間等目的,繼續堅持記錄時間開銷。留出足夠的數據用來分析。紙筆記有些麻煩,效果待查。

2.內部中斷&外部中斷

前置判斷的內容。做事的時候,腦袋里容易跑各種念頭。先記下來,回頭再處理。
被別人打斷,也要把打斷你的事情記下來。這相當于簡易版的前置判斷訓練。

3.情緒反應

為了及時了解自己情緒的變化。當情緒產生后,及時記錄下來,分析原因。弄清楚情緒產生的過程。主要還是為了提升情緒的覺察能力。
外界刺激和你的反應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那就是你的選擇。
希望以后外界刺激來的時候,大腦能叫下停,作出理性些的選擇,然后才給予考慮后的反應。

每天晚上清理

  • 拍照,歸檔到evernote中去
  • 相關內容整理到doit、dayone、為知里去

三、dayone

成就日記:三件事,FFC格式

FFC - 事實 感受 比較
每天至少找出3件事情,夸自己。
1.可以作為成長日記.
2.天天給自己打打氣,感知自己的成長.
3.練習自己發現自己和他人優點的能力。

待改進

需要改進的地方。

經驗教訓

做得好的不好的,獲得的經驗值。這個不需要天天寫,但寫的內容周回顧時要匯總起來。月回顧也要匯總。這是寶貴的經驗,要讓它們有浮現在你面前的機會。

情緒日記

白天記錄的情緒小碎片系統的梳理下。周回顧時也要放到為知專門的筆記本里。

未完成任務的原因分析

這個是重點,未完成任務如果總是過多,說明日計劃安排不合理。不要輕易放過這種看似小的問題。它能反映出你某些環節沒有做到位。要及時的分析原因。

四、工具盤點

dayone寫日回顧用

app:way of lift,記錄幾個最重要的習慣執行情況

一聲一事,作語音回顧用

紙筆

  • 隨時收集
  • 時間開銷
  • 情緒記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