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講師一期班洛陽劉琳堅持分享第九十九天
? ? ? ? 一個孩子小郭(化名),他曾經上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很好,入校成績排在班級前五名,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他迷上了網絡游戲,成績下滑很快,第一學期期中考試20多名,到期末的時候,就變成了第40名,父母當時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他的成績。于是父母非常的著急,開始對孩子嚴加管教,盯得也很緊,孩子也確實好了一陣子,但是沒過多久,孩子竟然,開始偷偷上網,而且還違反校規,夜不歸宿。 家長很無奈,沒有辦法,把孩子綁到了心理咨詢室。費了一番周折后,他終于開始說話了,“老師,其實我不是一個壞學生”“老師相信你”“可是我讓老師和父母失望了,你說是嗎”“從你父母和班主任,老師的角度來說,他們也許是這樣想的,不過你自己呢?我想聽聽你的想法。”這個時候,孩子的眼角,突然一下子流出眼淚來,他說:“我挺恨我爸媽的,真的。”
? ? ? ? 他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他們對他的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將來好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所以在他的記憶中,放學后和周末的時間幾乎全部被剝奪了,只有學習學習。一次他被同學帶到了網吧,“在那里我找到了兩個新的世界”“我發現原來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種快樂。我可以和不認識的人自由聊天,我可以扮演我想要的任何角色,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后來上網的事情被媽媽知道了,把他狠狠的罵了一頓,認為成績下降肯定就是上網的原因。“其實那次成績差是一次意外,期中考試的時候,我生病了,考試不太好,我解釋給媽媽聽,但是她覺得是我在找借口,因為考試結束后,我有好幾次都去網吧里上網”隨后父母對她管得更嚴了,零用錢加以控制,有一次,媽媽還把他堵在網吧里,當著很多人的面痛打了他一頓,沒給他留一點兒情面。“我恨我自己,也和媽媽,我覺得自己沒有了一點尊嚴,覺得自己被人放棄了,可是我擺脫不了網絡,而且只有在網絡里,我還有自己的夢。
? ? ? ? 當青少年接觸,進入網絡空間時,他們是帶著獲得自我同一性的,任務的,他們會在網絡上繼續尋求自我同一性,在自我探索嘗試不同行為的同時,也積極尋求他人對自己的觀點,態度的認同,網絡可以幫助他們實現的是,擺脫內心的孤獨,或者說是能夠,“尋找到一種滿足與成就感”。
? ? ? ? 一般能順利完成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往往和父母比較接近,他們的觀點和態度能得到父母的肯定,也能比較快速的發展出獨立處事的能力,但很多中國父母都以為滿足孩子的需求就是滿足他的物質需求,其實和孩子交談,也常常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話,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因此,青少年往往無法從家庭中得到認同。小郭,因為對網絡的好奇而發生興趣,本來可以得到理解,我們應該鼓勵他,幫助他,并且可以給他正確的指導,但很可惜的是,他的父母在指責兒子行為的同時,又把它進一步推向了網絡,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理解與認同,只有轉而投向虛擬的網絡世界。
? ? ? ? 小郭的父母自然是恨鐵不成鋼,但卻忽略了郭濤的真實想法和需要,父母愛她,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愛她,這是很多家庭教育的通病,這一點我在交談中,也希望小郭能夠理解。第三次輔導的時候,他的父母也過來了,我跟他們交流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夠理解網絡,并不是毒蛇猛獸,也沒有那么可怕,郭濤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與關愛,他們現在所面對的,這是要和網絡進行一次愛的增多,孩子迷戀網絡是由于想在網上找到成就感,滿足感歸屬感,緩解壓力和孤獨,因而對郭濤的輔導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父母能夠接納他,同時給予他更多的愛和支持。
? ? ? ? 后來我們協商后,我們的輔導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 ? ? 1.讓小郭認識到自己已經過度使用網絡,并已發展為逃學夜不歸宿,換一句話講,讓他,知道自己的上網成癮也是行為失當。
? ? ? ? ? 2.通過和小郭一起討論和分析,幫助他認識到導致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協助小郭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絡以逃避問題,讓他能夠了解到逃避現實,只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并非解決問題的辦法。
? ? ? 3.引導小郭指定改變網絡上癮行為的具體行動計劃,并身體力行,已逐步改變上網癡迷行為,這些計劃,包括限制上網的時間和次數,參加班集體團體活動,積極進行人際交往訓練等等,同時建議他的父母加強親子溝通,經常性的組織一些家庭活動,比如出去旅游,一起去參加戶外鍛煉等等,增進彼此間的親情。
? ? ? ? 4.在逐步減少上網時間的同時,培養小郭的自我監控能力,使它在達到輔導目標回歸正常的生活之后,能進行自我監控,以維持輔導的效果。
? ? ? ? 輔導持續了兩個多月,小郭已經從每天都要去上網減少到一個星期,上一次網,而且他的學習成績也開始逐漸回升。
? ? ? ? 網絡成癮是近來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青少年的自我發育尚不能適應社會,常有無助,依賴挫敗感,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難挫折時,就會將情感滿足和壓力釋放轉向網絡,為逃避現實生活而上網,通過網絡獲取心理的滿足。
? ? ? ? ? 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先了解孩子,心理及生活,或者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和孩子慢慢的去協商去交流。協助他恢復自身的生活規律, 轉移其對網絡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尋找有益的興趣生長點,擴大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此外,父母的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