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夢繞,享受低谷,感受幸福,2天1夜華山療愈之旅

自從從今天夏天去了一趟安徽牯牛降回來的途中,我偶然在馬蜂窩上看到了華山的旅行攻略。懸崖峭壁上鑿出的90度垂直古道,千尺幢,百尺峽,蒼龍領,長空棧道,鷂子翻身,這些著名險境的照片就開始在腦中盤旋…對“自古華山一條道“那種又向往又害怕的感覺在今年即將過完之前,變得越發強烈。一周之前,我們決定新年第一個目標-征服華山。

這次的旅行的行李,只有2個雙肩背包,是我們行程最遠但行李最少的一次。貼身換洗衣物,真空肉肉,壓縮餅干,暖寶寶,充電寶,衛生紙,一個塑料水杯(后來這個水杯幾乎救了我的命)1本書。后來在華山腳下的超市又補充了2包濕紙巾和2個手電筒,2副手套(這3樣也是必備用品)。

行程因為必須在3號回來變得很緊。為了保存體力和有更寬裕的的登山時間,我們選擇了31號晚上的臥鋪,第二天早上6點半抵達華山腳下的華陰火車站。

當晚的火車上,我再一次幾乎徹夜未眠, 狹小密閉的空間里,燈光幽暗,網絡斷斷續續,朋友圈里的今年回顧照片展和跨年活動精彩紛呈,也許是因為衣服穿了4層活動不便,也許是對過大叔的鼾聲,我輾轉反側到凌晨3點半越發精神,起身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后坐在小桌前心想:完了,明天一天要爬2000多米,怎么辦,要是頭暈會不會失足掉下下去…一番痛苦掙扎后,我決定閉著眼睛躺倒6點再說,最后竟然迷迷糊糊睡了2小時。事實證明,第二天我幾乎沒有任何困意,一來因為山里實在太冷,二是登山路途的驚險刺激...

PS:關于行程的安排我們也糾結了一會,因為如果選擇過夜會讓第二天去西安的行程變得非常緊。來華山的目的是什么?是休閑看看風景么?還是體驗自古華山一條道4個小時的痛苦和快樂,還是在每一個峰頂留下足跡,并且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看日出的難得體會?

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在山上留宿。在攜程預訂了三峰交界處-金鎖峰以下,價格最便宜的五云峰飯店。距離到東峰的觀日臺大概40分鐘左后。

提示大家一定要在北峰索道處的電子顯示屏記錄下日出時間否則這個天氣,在山頂真的會凍成活冰雕。1.2的日出時間是7點47分。

下火車后的車站外,到處是拉客去華山的大巴和出租車,大巴是去游客中心坐索道,只有選擇出租車,不打表1人20塊。等到了玉泉院-傳說中的登山入口天還未亮。我們在一家早餐店喝了熱粥和肉夾饃后開始出發(早餐一定要吃多一些,珍惜每一口熱食吧,你會非常想念)。路過一個寫著“由此登山”的簡陋小路牌,這就進山了。沒有路燈,緩緩的水泥坡道跟一般的鄉村小路沒有區別,眼前是黑黢黢的山峰,心中的圣地,給我的第一印象和想象的差了不少。漸漸水泥路變成了石頭路,走了大概20分鐘,是華山東門的牌坊。繼續走過了五龍潭橋,才來到真正的大門-也就售票處,提醒下如果是大眾點評預定的門票這里不能取,只能現買哈。

從下出租車到進大門,花了40分鐘時間,我的天,那啥時候才能到北峰啊… 進門口的石頭上山小路兩旁開始有古樸的路燈陪伴,心中多了一點期待和溫暖。走了10分鐘身上開始冒火,前面也有人開始坐在路邊開始脫衣服。一路好多都是一手拿著登山仗或者干糧,一手提著羽絨服的小伙伴。

冬天爬華山,我建議里面是保暖內衣+抓絨衫,外邊套有棉夾層但是比較輕便的防風服或者羽絨服(一定要有帽子,一定要帶圍巾)。不然真的是太累贅了…褲子可以穿一條帶薄夾層的防水運動褲,不要穿棉毛褲,否則汗黏在身上非常難受。長筒襪防止冷風倒灌。一定要穿你平時最合腳的運動鞋(底要防滑)。

冬天的山景比較壓抑和單調,夏日的青翠和秋季的金紅被混合成的青灰色和土黃色。剛開始的1個多小時,連臺階路都看不到,一直是望不到頭的盤山小徑,路邊的各種大石上雕刻著地圖上的景點名稱。是的, 你頭頂或路邊的一塊石頭,就是一個景點。心中嘀咕: 這前戲也太漫長了…華山一條路考驗的不只有體能,還有耐心。恍然抬頭看到山上的積雪和冰柱,提示你這里的海拔已經比較高了。遺憾手機根本拍不出山的真實面貌。唯一有趣的大概就是我一路上都在尋找當年道士為在崖壁上鑿出的神奇古道,有的不可思議的大于90度的扶搖直上,不知從何而來又去向何處。

登山路開始路段每隔1公里左右會有一個補給站,店主大部分都是當地的老人家,售賣紅牛,泡面,礦泉水等。 熱水是這里的珍貴資源,所以如果你想要喝熱水,買一碗泡面可以加2塊錢給你到一瓶。熱水有點像煮玉米的水的顏色和味道。后來我們看到水都是從山里鑿的深井里打到儲水桶里在人工拎到飯店的,確實不易。我們一下子買了6瓶礦泉水一路確實負擔比較大,只能每個站點停下來吃喝一頓減輕負擔。最后留了一包鹵牛肉登頂的時候慶祝再吃。

順便提示下,冬季水管上凍,廁所都是旱廁哦(就是不能沖水的那種)這就是為啥一定要帶足夠的濕紙巾啊,各位。山上是木有水洗手的…

地標莎蘿坪處是著名的真正華山第一險道-大上方的入口。游人禁止入內幾個字的牌子攔不住那些真正的勇士,長滿青苔的石階是否腳下打滑?荒廢的古道兩側的鐵鏈是否已經生銹脫落?想到這里不禁打了個寒顫。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記錄了大上方到丹陽洞的真實過程讓人膽戰心驚,對此我只能心生敬意,拍了照片后開始繼續趕路。

來到第一關-五里關,這才是真正登山之路的開始。地圖上顯示千尺幢還遠在山路十八彎之后。一路都是烏鴉“啊啊啊”的叫聲,卻不見烏鴉真身,不耐煩的游人開始喘著粗氣抱怨,或者直接坐在石階上跟烏鴉對唱。山里回蕩著各式各樣的“啊…啊...”的叫聲...

好不容易終于過了毛女洞,已經距離三大險很近了,千尺幢就在不遠處,終于看到了提示標牌,我的心跳也開始加速,大步邁向第一個挑戰目標。在回心石旁休息片刻,吃了個橘子壯膽,開爬! 心里默默告訴自己,別回頭,別回頭,看好腳下的路。緊緊抓著兩側的鐵鏈,俯身抬腿時鼻子幾乎要貼著石階,有的地方的臺階只能容得下腳尖站立,此時你往上看就是井底之蛙,往后看是千尺深淵,唯獨看好眼前的幾個臺階,掌握呼吸節奏,每一步扎扎實實踩穩,才能克服服心里的恐懼。好在距離并不長,最后一個臺階后轉角過來就來到開闊的平臺,我趕緊吃一小塊士力架壓壓驚… 眼前就是第二險關-百尺峽。百尺峽有意思的是能看到一條已經被風蝕的平行古道。每次看到古道我都會腦補一個練就了飛檐走壁絕世神功的得道仙人的形象。

激動人心的前兩道險關過后就是最后一險-老君犁溝了。犁溝諧音離垢,寓意到此地者拋開凡塵雜念。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里遇到了一對父女,嬰兒肥的小姑娘呼哧呼哧的走在前,老爸緊跟其后的為女兒加油“你看坐索道有什么意思啊,我們這才是體驗人生” 結果小姑娘沒好氣的一屁股坐下來:體驗人生的方式那么多,為什么一定要來這里?我想多年以后,小姑娘一定會懷念2017年新年第一天和父親在華山的這番對話。


攀爬蒼龍領之前,我們被清脆有節奏的叫賣聲吸引,坐下來吃了一份米線肉夾饃雞蛋套餐,在這個地理位置,30元的價格顯得非常平易近人。雖然米線里只有寥寥幾片菜葉,但是頭頂大雪飛舞,能喝口熱湯也是極好的… 經過千尺幢的演練,蒼龍領的坡度其實要平緩很多,但是因為兩側不是封閉而是開放的山崖,所以如果沒有2側2層護欄的心里防備,一定是非常可怕的。真心佩服那些原路下山的登山者,因為下山的視角,將會同步看到懸崖和陡峭而下的石階。想想就小腿發抖啊。

12點10分,從進山到北峰,我們花了4個小時。北峰過后的人流明顯變多,因為匯聚了徒步和索道上山的兩股大軍,此時已經開始飄雪,山頂風云變幻,已然和山角下是兩個世界。拉上羽絨服的帽子,開始往擦耳崖前進。重新修葺過的擦耳崖現在已經可以平行走2人,體會不到當年側身擦耳前行的緊張之感,但是腳下濕滑坑洼的巖石,近在身旁的萬丈深淵,還是需要小心前行。

下午2點,我們到達了入住的五云峰飯店。12人間居然不在飯店主體建筑而在20米外的簡易小木屋里,氣溫已經零下,雪也越下越大,小木屋里陰冷潮濕,我不敢想如何在這地度過一晚。薄薄的被子和床褥,捏在手里感覺可以擠出水來,枕頭已經發黃,被套斑斑點點,好吧,臟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這也太TM冷了。木有空調,木有熱水,我們為自己看日出的決定,似乎需要付出大病一場的代價。2層被子也是然并卵,我和蔥哥穿上2層襪子,前腹后背貼上暖寶寶,抱在一起蜷縮成一團,就這么又困又累又冷,似夢非夢的睡了一小時,鬧鐘響了迅速爬起身,因為今天下午需要在天黑之前登頂東峰和南峰。


因為中峰附近并沒有看點,所以我們過了金鎖關以后就直奔東峰的鷂子翻身而去,想著得在天黑之前趕回住處,顧不得膝蓋酸痛,我們穿梭在山林間的白雪世界,猛然發現腳下的登山道已經結冰…此時大部分一日游的游客都往西峰走因為下山的索道5點停運。攀爬到鷂子翻身已經海拔2000米以上,頭頂的烏云被陽光扯開一個小洞,露出背后的藍天,幾個早有準備的年輕人扔下背包開始套安全帶,幾個膽子大的女孩子開始小心翼翼的往下挪動腳步,因為時間緊張,這里來回要一小時,我們只能路過,到達迎客松的平臺,被眼前仙境般的風景驚呆了。好想在此多停留一會。

往前再走半小時,路過南天門,就是鼎鼎大名的長空棧道。此時夕陽已經將山頂的巨石染成金色,背景是純凈如水的藍天,腳下是30公分寬的崖上小路,配上鐵鎖上鮮紅的飄帶和金鎖,構成一副悲愴絕美的畫面。崖壁上“懸崖勒馬”的提示警告這是勇敢者的游戲,一個臉通紅的女孩拍著胸口說:幸好你們沒下去,我下到一半又上來,太可怕了。我伸長脖子想要窺視一下棧道的模樣,卻被躍躍欲試的好奇者擋住。返回的路上,我試探著往鐵鏈另一側的懸崖望去,居然看不到底,不敢離得太近害怕手機跌落。即使來之前我也跟自己說過,安全帶很牢固,但是真的身臨其境才知道內心還沒有強大和淡定到這個程度啊。我承認,我慫了,那也是從心,不是么?

在5個峰留下足跡&登頂南峰最高峰是我這次行程的目標,從長空棧道下來,已經接近落日時間,我們不得不繼續加快腳步,此時膝蓋已經開始灼熱,我暗示自己多用臀部發力,帶動大腿,注意呼吸節奏,好在之前進行定期力量訓練,不然連續7到8小時的登山過程,真的會心有余力不足。到達南峰時,剛好是夕陽最美的時候,先前烏云濃霧籠罩下,鐵面幽冷鋼鐵巨人般的山石,在此刻披上金色的鎧甲,似乎能看到他們接受榮耀時也變得溫和親切起來。昨天遙不可及的北峰已經像個孩子一樣,蹲在媽媽的膝蓋處仰視我們。想想這么高的距離,都是靠自己的血肉肢體,一步一個腳印兒,山路十八彎,這是那些坐索道上來的朋友必然體會不到的快樂吧。


登山容易下山難,而在雪天下山,更是給困難系數增加一萬點。下南峰的整個石階此時已經完全結冰了!!! 兩側晃悠悠的鐵鏈是唯一的依靠,但它們有時候在膝蓋以下,甚至根本沒有鐵鏈。我跟蔥哥傻眼了,天黑之前別說回住處,就是能否下到三峰交界處都不一定呢。每一步都提心吊膽,深怕自己摔個粉碎性骨折,大晚上被拋棄在這大山深處太恐怖了。就這么一步一挪,歪歪倒倒,走走停停,我們花了2個小時才走到沒有積冰的平路上,本以為過了危險路段可以放松了,沒想到一個1秒都不到的分神,我從一個小平臺的2層臺階上滋溜滑了下來,好在是左側屁股著地沒有傷到薄弱的尾椎。路上碰到背著帳篷的登山小分隊,拎了2個剛打滿水的大桶的保安大叔。7點半左右我們有驚無險的回到了飯店。吃飯時我們點了一碗熱粥(額,這個天氣,酒店提供的居然是能照見人影子的綠豆粥)一碗上燙娃娃菜,一碗米飯,70大洋。把自帶的鹵鴨翅膀泡在湯里,呼呼啦啦吃下去,身體才回暖。

晚上睡覺的難題還是出現了,我們換到了上鋪,多鋪了一層墊被,2層被子,又把隨身攜帶的塑料衣物真空袋墊上防潮,塑料杯變成了暖水袋,加上2層襪子,4個暖寶寶,用圍巾把杯子下緣捆起來,我們窮盡所能才讓被子里的溫度可以達到勉強可以入睡。預定的寶寶們注意啊,12人間是不提供電熱毯的,熱水瓶也不能拿到房間,我們后悔沒想起來帶個電暖寶。根據第二天的日出預告,我們6點起床,洗漱(木有水,只能用開水或礦泉水)后悲催的發現早飯還沒有開始供應啊,只好就著開水啃最后的2塊壓縮餅干,坐在旁邊是2個在大快朵頤泡面,火腿腸,巧克力的大學生情侶… 心虐...

從五云峰飯店到觀日臺的路昨天已經走過,所以節奏就很好把握,登山道的路燈好像是8點才會定時開放,所以手電筒此時又派上了用場。等我們7點10分到達東峰觀日臺已經聚集了一大波早起的小伙伴。有的舉著自拍桿在跟家人朋友視頻直播,有的爬到了楊公塔上希望更高更好的視角。最后比預計日出時間遲了10分鐘之后,一個亮度已經無法直視,我只能通過指縫才敢看的太陽,將萬丈金光瞬間灑滿了層巒起伏的山峰。哇,原來冬季山頂的日出是這樣,直接進入高潮的啊。大家一陣歡呼,然后緩緩散去,分流到各個登山道上繼續新一天的旅程。

最后的目標是登頂西峰后在坐索道下山趕往華山北站去往西安。去往西峰的這條登山路像是舒緩版的蒼龍領,視野非常開闊,盡頭就是西峰飯店。翻過翡翠宮里的三圣母殿,就是峰頂,還可以看到沉香救母的故事。西峰下來距離索道入口很近,建議大家最好坐一次西峰索道下山,因為全程有4000多千米(是北峰的2倍多距離,海拔跨度也高,當然更刺激)可以飽覽華山的群貌,全透明式的索道非常刺激哦,大概20分鐘的“全景環幕式3D電影”讓你可以像一只飛翔在山間的鳥兒,最后一次親密接觸和擁抱雄壯美麗的華山。

下索道距離開往游客中心的大巴大概要行走15分鐘,環山下山公路是不能步行的,也沒有出租車,所以搭乘大巴是唯一的回程方式。

后記

這次華山之行,更像是一個儀式,以此為我和洋蔥哥的創業三年畫上一個句號。這三年的心路歷程在整個華山攀登過程中,我們各自在心底體會玩味。感謝華山神奇的療愈能量,謝謝你讓我感悟到了幸福的真諦。

從西峰到南峰,2個山峰近在咫尺,但是也必須先下到兩峰交匯之處,再重新攀登。接受下山和低谷,享受低谷,是重返另一個巔峰的必經之路。

感知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從火車上的期待感,到攀登過程中的好奇感,甚至身體的酸痛感,到最終登頂的成就感。這都是幸福。感受每時每刻當下的幸福,未來才能幸福。

2天2夜,沒有熱水,沒有洗澡洗頭,照樣精神抖擻,身體的適應能力重新被喚醒,你遠比你想象的要強大很多。

跟你最愛的人一定要爬一次華山,你會發現彼此的需要是那么真切,美好。

最后,總結一下冬天華山行的衣食和必備工具:

干糧推薦:真空包裝肉蛋類(蛋白質豐富抗餓),壓縮餅干,士力架等(碳水密集,快速恢復體能)

衣物推薦:保暖內衣+抓絨衫+輕便羽絨服+帽子+圍巾+防水夾層運動褲+長筒棉襪+合腳運動鞋。

保暖工具:暖寶寶,電暖寶,保溫水壺。

登山工具:防滑手套 ,伸縮登山杖,頭燈(推薦)或者手電筒

清潔工具:濕紙巾(多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