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季第4周 001 發憤的草莓《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知識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我們重新認識了“知識”》(2017年4月21日專欄文章)

Step1.選摘

從“大多數人從不認真考慮長期”這個事實的角度出發,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絕大多數牛人都一樣,不怎么在意絕大多數“新聞” —— 因為那些一地雞毛的瑣事,實際上對自己不僅沒用,長期來看,依然沒用,并且,實際上一點都不稀奇。但在特定的領域里,他們卻火眼金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起碼比別人知道得更多)。

Step 2.思考

對于這段話,有兩個思考:

01 新聞這件事

所謂新聞的“新”,指信息有時效,很多是來得快可能去得快,頂多是吊一下胃口,滿足一下好奇,也是讓你爽爽之后,對你生活沒有半點影響和改變,屬于短期的事情。然而我們常常沒有及時地感知這一點,總想點開那些實質是收割了注意力的無聊新聞。

而如今更大的3個困難是:
第一,全民記者。
新聞制造者,絕不是記者這么單一的角色。全民皆可是記者,招數防不勝防,時間上24小時不停業,分分鐘搶奪時間的可用額度。

第二,到處新聞。
你不用打開新聞,就能看到新聞。在任何想到和沒想到的地方,它都能夠竄出來,比如,搜索欄里的灰度字樣、打不開網頁時瀏覽器自動跳轉的頁面。按理說,不找它們好像應該沒事,可是它們偏偏會,自己送上門來誘惑。

第三,精準擊中。
現在的軟件超級厲害,通過大數據的智能匹配功能,量身定制打穿你注意力的糖衣炮彈,像裝了精準導航那樣,一打一個準。

總之,只要一上網,你不得不和新聞制作者做智力對抗。相當于,不是你收了別人的智商稅,就是別人收了你的智商稅。

這也為什么特別強調真得終生學習的原因。如同習武之人,不一定是學了要找人打架,只不過防身之用。

02 長期這件事

為什么很多人不會認真考慮“長期”這件事?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講,這和原始人那種“吃飽上一頓沒準下一頓得挨餓”有關,他們不得不在當下找到食物時,立刻送到肚子里去,這種立馬滿足的做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從思考上來講,首先,很多人沒有想到“長期”應該被考慮,完全沒想到。

就像發脾氣一樣,事后都知道,鬧情緒只是短時間的事情,能夠見效頂多是當下出口氣,對于真正解決難題根本沒有效果!但是為什么人們還會忍不住讓脾氣爆出來?就是從來沒想到這是短期的事,不值,反正讓脾氣小孩要到處亂跑,就放任他出來是了。

好,即使知道了“長期”是重要的,又面臨著其它要考慮的因素:

什么叫做長期? ( 一年叫長期,五年叫長期or二十年叫長期 )
哪些是屬于長期該考慮的事?(生命質量,持續學習,身體健康,親情友情or其它)
長期要考慮的事具體是指什么(比如關于“持續學習”這點,哪些知識屬于值得為未來長期投入的)

這三個要考慮的因素,足以把絕大多數人攔在外面。

Step 3.行動

01 減少胡亂逛新聞的次數,包括使用微博過程中的隨意點擊,每次心動時都要想想,這是不是智力對抗。
02 想明白,哪些是真正需要長期去考慮的知識:概率論、邏輯學、認知科學、編程、英語、寫作、有效思考,以及還有什么。

——
本文為[發憤的草莓]發起的品書戰隊活動供稿,欲知詳情,請點擊《有笑來書友嗎?一起來升級大腦操作系統吧》。盛情邀請你參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