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朋友喵喵發來微信,說她回家后,約了前男友見面。
我第一反應有點懵。因為喵喵已經有了新男友,新男友暖人有潛力,至今沒有出現不靠譜的行為,持續不斷地給她提供男友力。
問她為什么,她回答很簡單,就是想見。
喵喵還對前男友藕斷絲連嗎?以我對她的了解,并沒有。
從她與前任分開至今,我充當了她的傾聽者,完整地經歷了她的崩潰期,適應期,直到新男友出現。
她對前男友的愛恨交織,戀戀不舍都在失戀初期長久地糾纏過她。原本設計好的未來,屬于他們二人,她是那么憧憬,滿懷欣喜就要投入其中了,他不想繼續走下去了。面對喵喵的質疑,他閃爍其辭,言語中透露了對另一個女生的維護。拉鋸戰持續了一個多月,終于雙方無法繼續維持,關系破碎。就這樣,喵喵被丟在了原地,面對著一個爛攤子,硬著頭皮向父母和師友解釋。她對前男友的感情也從最初的余情未了變成了悔不當初。只是,二人并沒有當面分手。
就這樣,喵喵還是想見前男友,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前男友。
我跟前男友分手時,也沒有見面。從鬧矛盾到提出分手,沒有當面談過。隔著網絡,文字溝通看似更能準確表意,是怕麻煩怕女生哭的男生所偏愛的,但對于感情需求更多的女生來講,是冷冰冰的,無法接受的。
然而,我們是通情達理有自尊的女生嘛,總不會愿意在一個生了變心的男生面前表現得過于軟弱,于是我們撐著,不主動提出見面,在女閨蜜面前痛哭失聲,手拿著手機反復斟酌,絞盡腦汁想要挽回一個不可控的事實,最終還是被別人下了判決書。
拿到判決書的剎那,我們內心是極其憤懣的。那個人是如此的涼薄,企圖用一條冷冰冰的短信,零成本地劃清界限。于是之前按捺住的見面的沖動再一次噴薄而出。我們的隱忍自持、善解人意、溫柔可人,難道不值得一個當面的道別嗎?不敢當面道別,是不是還對我心存不忍呢?是不是有不能訴說的難處呢?許多的遐想,在分手初期的每個長夜,在腦海中爭來爭去。白天醒著時,也會忍不住幻想,對面突然走來的人就是他,我要讓他親口流著淚對我說對不起,不然怎么能與我們之前的美好歲月匹配。
沒有道別的戀情,就像沒有結局的小說,只要愿意去想,總會有上百數千的結局。
即使后來有了新人撫平了內心的傷痛,也對前任的愛與不愛不再糾結,愿意任其隨風而逝,偶爾中的偶爾,內心依然有一個弱弱的聲音升起,假如現在見面,會如何呢?
沒有鬧到分崩離析,沒有休止符的感情就是一根喉處的魚刺。當你以為已經習慣它的存在,
往往它會精準地提醒你,它一直在,你們的故事里,你是那個被放手的人。
《少年派》里有講,人生需要好好說再見。眾生蕓蕓,一個轉身就失去了蹤影,沒有好好道別的人,叫人如何能忘記呢?
喵喵前天又發來微信,前男友沒有來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