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坦然面對自己患癌癥這件事時,新生的種子也悄悄種在了身體里。

2018年1月2日,魔都的各個角落都沉浸在跨年的喜慶中。我,也憧憬著自己的新年規劃。

一張鉬靶體檢報告把我拉回現實。“多發異常鈣化”“惡性病變可能”“BI-RADS5級”。。。。

至今,我還記得,醫生拿到我的報告單時的冰冷言語:

“BI-RADS5級了?我給你開住院單,下周住進來給你安排手術,你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時全切還是保乳。。。”

沒有過程,沒有鋪墊,就這么直接。我不記得自己是怎么走出醫生辦公室的,腦子一片空白。回到家,蒙被子大哭一場。接下來整一周的時間都是混沌頹廢,掉線的狀態。。。

分享1

乳腺B超檢查,僅限于乳房表面和腋下淋巴,一些細節部位的問題容易被忽略。例如,我自己的腫瘤,就是藏在乳暈下面,只有綠豆大小。如果不是做了乳腺鉬靶檢測,真的就會被忽略掉。要是等到自己能摸到感覺到的時候,就真晚了。

我不相信這是真的,要再次確認。這些年,工作很忙,但對身體調養方面,我還是很注意。平時的飲食,養生,睡眠各方面都會很注意。每年的婦科和乳腺的檢查都會做。17年12月中旬才做過乳腺B超,醫生還說我的小葉增生恢復的很好,比16年好很多。怎么就會生癌了呢?

我給我工作的合作伙伴小晚打了電話,說了一下我的情況。她咨詢她的醫生朋友后,回復我,瑞金醫院得到乳腺科在上海很有名。她強調不用掛專家門診,一是專家號預約時間很長,二是就算掛到專家號,前期的檢查也都是一樣的流程。生病拖不起。

我在網上約了瑞金醫院的乳腺科。1月4日一早來到瑞金醫院檢查,醫生很快給我開了一系列體檢項目。付費,預約檢查時間。。。排期到1月30日才能輪我。腦子里想著拖不起,我坐在瑞金醫院門診的椅子上就開始翻微醫APP里的信息,選擇了岳陽中醫醫院的乳腺科,預約了乳腺科專家梁醫生。

1月10日,我坐進梁醫生辦公室的椅子上時,人還是混亂的。一周的壓抑和不安都繃在弦上。我把在第六人脈醫院檢查的報告拿給她,她一邊和我聊天,一邊給我做了檢查。

檢查后她和我說“這些天緊張壞了吧?放輕松,乳腺病就是情緒病。人放松了,放下了,我們好好治療。。。”

“。。。這個小乳核還是要取出來好些。我給你安排1月18日手術如何?”

“梁醫生,你給我做手術么?”

“嗯,我來做。”。。。。

醫院出來,我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第二天,正常參加了公司的產品知識培訓。考慮到自己身體狀況,沒有進PK組,在后臺幫大家整理筆記做PPT。接下來幾天也正常的工作生活。1月16日去若涵那里做皮膚管理。1月17日住進了岳陽醫院乳腺科病房。當天下午開始一系列身體檢查。診斷結果確認BI-RADS5級,必須手術。

手術很成功。梁醫生給我做的保乳手術,手術中是全麻,睡了一覺醒來,我已經躺在病房的床上。醒來第一句話是“胸還在?”醫生笑著回復我“還在~”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活著比什么都好。

分享2

BI-RADS即美國放射學會推薦的“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其各個分級意義如下:

0級:需要召回,結合其他檢查后再評估。說明檢查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完整;

1級:未見異常;

2級:考慮良性改變,建議定期隨訪。如每年一次;

3級: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縮短隨訪周期,如3-6個月一次。這一級惡性的比例小于2%;

4級:有異常,不能完全排除惡性病變可能,需要活檢明確;

4a級:傾向惡性可能性低;4b級:傾向惡性可能性中等;4c級:傾向惡性可能性高;

5級:高度懷疑為惡性病變(幾乎認定為惡性疾病),需要手術切除活檢;

6級:已經由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

當然,上述只是從影像學中判斷乳腺疾病的程度,具體情況應當結合臨床醫師的判斷來綜合分析。

(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若凝個人經歷:

家用紡織品行業從業13年;

2016年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做線下公益型親子沙龍和女性成長沙龍;

2017年11月離職,離開傳統行業轉型醫美及大健康,開啟跨行打劫模式。

短短3周時間凈收入4萬+,有了自己的小團隊,每天可以陪伴孩子,規劃好2018的目標…

一張體檢報告改變了軌跡…查出惡性腫瘤。幸運的是遇到了很好的主治醫生,及時安排了手術和治療。目前,若凝已經治療到放療階段,身體恢復的很好。每天研究營養餐,利用這段空閑時間,學習營養學,參加演講課程,學習新媒體課程等,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充實,健康積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