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教育來不得一絲一毫的急功近利,為了求成績而罔顧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這種教育可說是失敗的教育。
? ? 我發現我校有的班級分擔區值日生只用成績差的同學,而之所以不用成績好的學生,是怕影響他們的學習,分散他們的精力,我覺得這種做法實在是不可取。有的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成績至上,眼中只有成績好的學生,而冷落了其他的學生。這樣做的后果一方面助長了好學生自私傲慢的情緒,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其他同學消極情緒的滋生。反正我們是被忽視的不入流的角色,何苦要做一個聽話的學生呢?這些不穩定因素,抑制了學生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更妨礙了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
? ? ? 其實老教師常常有這種感受,多年之后,曾經寵愛的好學生大多遠走高飛,杳無音信。而往往是平時那些被看不起的學生,卻成了心存感激每逢節假日實時送來祝福短信的人。
? ? 我們之所以提倡“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也是基于普惠的教育理念,因為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給他們教育的陽光雨露,他們就會成長和進步。哪怕進步很微小,成長很緩慢。
? ? 愛的教育是我們提倡的教育,他滋生出了無數個希望之花。
? ? 我校倡導的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就是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奠基。從基本的坐立行走,文明禮貌,到課堂上的常規問候,科學坐姿,小組合作,交流展示,探究學習以及社團課程的特長培養,都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和有益于社會的人。
? ? 我們目前的教育評價標準比較功利化,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教育者的良知卻告訴我們怎樣做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教育對人產生的作用相對滯后,但又會持續發酵。我們今天的教育成果,要用未來30年去檢驗。我們今天所犯下的錯誤,也要用未來30年去償還。所以,好的教育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