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后,我們依然要在成人世界中保持快樂

六一后的第二天,我們又要重新面對成年的世界。

這個世界繁雜瑣碎,一地雞毛,充斥著Excel和發票單。

這個世界鼓吹成功、崇尚效率、弱肉強食,沒人在意你的小小純真。

但即便如此,在褪去了節日的狂歡、明白了長大的真相、重新面對生活的壓力和未來的恐懼后。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們依然要努力保持快樂。

不是盡力而為,而要拼盡全力。

因為這是我們對抗操蛋生活的最好武器。

生活以痛吻我,更要笑對生活。

01

小時候,我們特別容易滿足。

上課時,趁老師不注意和同桌偷聊幾句。

下課后,和同學一起在操場上玩玻璃球。

放了學,從街邊的小攤上買上一兩包無花果干、辣條、小浣熊。

偷偷揪了前面女同學的辮子,終于攢到了一張水滸英雄卡。

凡此種種,都能讓我們開心很久。

那個時候我們不用想什么遠大前程,我們活在當下,對未來沒有絲毫恐懼。

我們不談論KPI,不想著如何提高效率,不理會國家大事,想的只是晚上動畫片里的忍者龜,機器貓,櫻木花道,我們幻想成為動畫片主角,成為英雄,拯救世界。

那些幻想、那些歡笑,都是些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我們活在當下,樂在其中,有時憧憬著快快長大。

02

然而長大了的我們,過得似乎并不是憧憬中的生活。

我們忙工作、忙生活,整天為了kpi焦頭爛額。

房租漲了,被老板屌了,和另一半吵架了,有太多的東西讓我們疲憊,讓我們憤怒,讓我們無可奈何。

也許在某個工作日的下午,窗外陽光正好,我們揉著酸痛的眼睛瞪著Excel時,會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已經不復從前那樣快樂。

這種不快樂不是一朝而成,而是在日積月累中,一點點匯聚,然后在某一個時刻,突然被我們感知。

我們常常標榜的生活中的小確幸,很多不過來源于精心設計和勉強接受罷了。

其實,我們早就明白,我們已經再難去像兒童一樣去享受那種純真而純粹的快樂和具體而細微的滿足了。

六一節,于我們而言只是一場盛大的狂歡。

這天,我們變身兒童,百無禁忌,懷念過去,聽從前的歌。

這天,我們不再關心領導、同事和KPI,我們只關心自己。

我們狂歡,努力在狂歡中尋找曾有的快樂,也在狂歡中更加明白,自己回不到小時候。

六一后的第二天,我們又要重新面對成年的世界。

這個世界繁雜瑣碎,一地雞毛,充斥著Excel和發票單。

這個世界鼓吹成功、崇尚效率、弱肉強食,沒人在意你的小小純真。

但即便如此,在褪去了節日的狂歡、明白了長大的真相、重新面對生活的壓力和未來的恐懼后。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們依然要努力保持快樂。

不是盡力而為,而要拼盡全力。

因為這是我們對抗操蛋生活的最好武器。

生活以痛吻我,更要笑對生活。

03

人人都想快樂,但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我們卻不一定知道。

我想,在尋求快樂這件事上,小孩子應該是我們的老師。

看看他們吧。

兒童擁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

每個小孩子都是一部行走的10萬個為什么,他們問天空為什么是藍的,彩虹為什么有七種顏色,小狗為什么會頻繁搖尾巴。

他們對生活中一切的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渴望求知,并從求知中獲得快樂。

而我們不,我們往往懶得去理會這些,只專注于已知的東西。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

大部分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可能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的重復,而且重復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兒童更加專注,并在這種專注中感到快樂。

我們都見到過小孩子玩耍,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被眼前的東西吸引,一心一意地玩,那份專注是我們無法比擬的。

我們則被信息轟炸、注意力分散,想要的太多,我們電腦里開著十幾個窗口,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兒童往往很鈍感,像魚那樣記憶只有七秒鐘。

小孩子哭過之后往往忘記了傷,好了傷疤忘了疼,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卻往往更加敏感而不懂忘記。

我們記性太好,信奉的往往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件小事都要記上十年,記得辛苦不說,日日還要被報復的火焰舔。

我們往往停步不前、欲望太多,脆弱敏感,因此不快樂,似乎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寫在最后

我希望成為這樣一個人。

永遠充滿熱情,永遠渴求新知。

找到心中所好,專注實現夢想。

不以物而喜,不以己而悲。

變得有趣、專注、鈍感,并因此而內心強大,是我能想到的,在成人世界中繼續保持快樂的最好辦法。


么么噠,看完給個贊可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