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之旅
做些不一樣的事
——Nutty scientists
暑假長近兩個月,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如果白白休兩個月的假,未免太過可惜。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如何使假期過得更有意義是每一個人都會思考的事情。而我今年暑假的選擇是做一名國際志愿者。
事實上,我認為志愿活動是每一個生活有余力的人應該去做的事情,或者換一種更委婉的說辭,我認為做一名志愿者是一件可以真正使人快樂的事情,特別是當你真正地幫助到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時,那種喜悅和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就像孩童的笑容,沒有人會不為之而感動。
然而志愿者活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以最廣為人知的支教來說,有無數人思考過支教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事實上在我第一次嘗試做志愿活動時,有人曾問我:"你覺得自己可以給孩子們帶來什么?你有沒有思考過,孩子們帶給你的可能遠多于你能帶給他們的。"當我嘗試去回答這個問題時,我迷茫了,我意識到自己的準備還不充分。
后來我讀了一本書,江一燕的《我是爬行者小江》。里面有一些她去貧困山區支教時的故事和感悟,我很受感動,再一次決定去做志愿者。
至于成為一名國際志愿者,則是我個人的思考。我想要親眼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不是通過報紙電視網絡這些媒體,而是真正的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在另一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可愛的人們。如果他們的生活富足安康,我想去體驗一下;如果他們的生活困苦動蕩,我想去感受一下。無論他們是什么樣子,我只想親自去看看。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通過自己的積累和努力,通過一些選拔,成為一個國際青年組織組建的國際志愿者活動體驗者的一員。
經過一些前期準備,當我真正踏上地球另一邊的這片土地時,我忽然清楚的感受到,我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我將要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一個月,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期待,對新世界的期待,對未知的期待。
埃及,即便對于一個想要做國際志愿活動的人來說,也絕對算不上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然而我還是選擇了這里。我不想說"不是我選擇了埃及,而是埃及選擇了我",我只想說,我想看看這個比中國還要古老的文明古國現在的樣子,我想體驗一下相對于國內來說可能十分艱苦的生活,這是除了志愿活動之外我最大的期待。有一位前輩曾告訴我:"在安逸的生活中,人永遠無法觸及自己的底線。看一看自己能吃多少苦,給自己一個驚喜。"基于此,我來到了埃及。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所享受到的住宿待遇倒是對的起志愿者這個名字。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陋的,不過我倒是不覺得有什么大問題,畢竟我是來做志愿者的,不是來享福的。再加上我本來便有體驗一下艱苦生活的想法,也就無所謂了。俗話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才哪跟哪啊,不過是兩居室住九個人罷了,就是人有點多。好在是夏天,問題不大。床鋪不夠打地鋪就好。
作為一名愛崗敬業的新時代大好青年,抵達開羅的第一天我就去上班了。從公寓到學校半個小時的車程,到了學校先認識了幾個當地人,看起來應該是分管人事工作的。
然而上班第一天讓我大失所望。正如我在工作日志中寫的那樣,第一天的工作就只是剪紙之類的手工活。雖然遠比想象中教孩子們讀書給孩子們上課來得輕松,但同樣遠沒有前兩者的工作有意義。畢竟我不遠萬里來到埃及,可不是為了來這里水一份志愿者工作的。
和校長交流之后我得知這只是前兩周的準備工作而已。由于我們的課程內容并不只是簡單的課堂授課,所以需要準備一些上課用的材料。什么課程需要用到剪紙的手工產品?我不禁對工作內容有了好奇之心。
我到的時候項目已經開展一周半了,所以我只做了兩天的手工活,下一周就將開始新的課程。
然而上課了之后才發現和我之前想的確實完全不一樣。我本以為我們來了這里做志愿者,無非是像支教一樣,給孩子們上上課什么的。但今天開始上課之后我才真正意思到,這里不是中國,這里是另一個國家,他們可能有著完全不同于我的祖國的教學方式。因為第一節課開始,他們就不是在上課,而是老師帶著學生們做實驗,同時傳授一些道理。
我參與上的第一節課是"Time manager(時間管理)",當時做的是那個往杯子里放石頭木塊豆子的實驗。真的是老師只告訴孩子們盡可能多的放東西進杯子里,然后就讓孩子們自己嘗試。我當時就很驚訝,下課之后和同事穆罕默德——一名當地老師——交流。我就問他:"你們的教學方式和我們國家的真的不一樣。"同樣出乎我預料的是穆罕默德的回答,他說:"我們也只是嘗試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我們國家的教育一樣不同于我們現在采用的這種形式。"也是,畢竟這種教學方法效率偏低。
如果我沒有親自來到這里和我的同事們一起教學的話,我不會知道他們會嘗試這樣的教學或者說和孩子們的交流方法,我更不會知道這種方式只是一種嘗試。也許會有人看到埃及這種教學方式的存在,而如果不和當地人交流的話,難免看的有些片面,可能會誤以為國外的教學真的像傳說中一樣輕松有趣。事實上他們的主體教育形式和我們也沒什么差別。
記得第一周最后一天,我和我的兩位志愿者同伴被安排給孩子們單獨授一節文化交流課,也就是和他們分享一下我們自己祖國的文化。孩子們都很激動,一種全新文化的沖擊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一種新奇而有趣的體驗。限于課時限制,我們主要是播放了文化宣傳視頻,并給他們講解視頻里的地標和文化內涵。而在這節課接近尾聲時,我的中國同伴拿出了她從中國帶來的漢服,女裝。但不僅女孩子們想要試穿,男孩子也絲毫沒有要穿女裝的害羞,都很積極的要試穿。也許是文化差異,也許是漢服的女裝女性特征并不明顯,男孩子們也都躍躍欲試。當一個人第一次接觸一個新文化的時候,他的眼里大概只有歡喜。不僅是我,這些孩子們也一樣。我給每一個試穿的孩子都拍了照,還教了幾個男生一個宮女請安的動作,他們都很開心,就像那個穿著漢服比劃功夫的小姑娘一樣。
最讓我開心的事是在夏令營也就是我所工作的學校的暑期項目將要結束的前一天。那天上午,我和平時一樣準備去做下一節課的實驗,校長喊住了我,讓我教一個小孩子,塔里克,折紙。就像我在工作日志中提到的那樣,我比較喜歡折紙,也會一點。所以校長偶爾就會讓我帶不想上課的孩子折紙,但這么小的孩子還是第一次。事實上也不是教,就只是我折紙給他玩而已。當然,他也會給我展示一些天真樸實不那么精致的作品。小孩子嘛,比較調皮。我為了方便帶他玩,就一遍遍的教他承諾很珍貴,不要輕易許,許了就一定要盡力實現。本是我習慣性的口頭教育,卻不想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下午第一節課,我本來像平時一樣,準備上課。然而上課之前老板突然叫住我:"你有一個朋友,過來看下。"我本來還有點疑惑,過去一看是塔里克。原來他不只是不喜歡上那些實驗課,他根本就不想來上課。上午我帶他折紙還好,下午上課了他又要鬧了。所以校長就讓他的朋友我來照看他。然后我就問他為什么不想上課,他告訴我是他媽媽送他來的,他想回家。我目測是想家。他還告訴我他媽媽說以后還要來。然后我就告訴他,說學校這個暑期項目明天就結束了,而且今天只需要再上兩節課就可以回家了。他不信明天就結束,他說他媽媽說他以后每天都要來。我就向他保證。我說你現在得到了我的承諾,就像我上午說的那樣,我承諾了那就一定會實現,你明天之后就不用來了,而且今天只需要再上兩節課。他的情緒開始穩定。然后我說,你看別的小朋友上課都很快樂啊,你也試著去上一下,你一定也會喜歡的。也許是我的承諾起了作用,他相信了我,選擇上課。當然我也沒用欺騙他。
成功地說服了一個想家的孩子讓他繼續上課無疑給我帶來了不小的成就感。而我的收獲遠不僅如此。
最后一天,項目結束,我即將回國,我和我的同事們注定離別。當離別終于到來時,一切反倒自然了。畢竟已經無法改變什么了。
而在回國前一天,我在馬路上偶然遇到的一件事,讓我對埃及的印象更加美好。
那是晚上,在我回公寓的路上,突然一位老人家在上路邊人行道的臺階時摔倒了。我的第一反應是"扶不扶",畢竟國內的一些惡性事件給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在我猶豫時,我注意到路人們毫不猶豫地上前攙扶,我也連忙上前,扶起老人我打算離開時,已經圍上來九個人幫忙了。其中兩位當地中年男子更是將老人家扶上臺階,然后才放心離開。當時我很受感動,我相信在國內人們最終也會選擇攙扶,但我不知道需要猶豫多長時間。
埃及之行,我收獲良多。
首先是我真的親眼看到了這顆行星上另一個角落的不同于國內的文化,見到了另一群不同于我們的可愛的人民,滿足了我一直以來想要切身實地地看一看國門外面世界樣子的心愿。
同時,我也確實參與了一次還算有意義的志愿活動。我參加的這個暑期項目,是由一家私立學校和當地志愿者組織合辦的,入學的門檻還是有的。就是說入學的孩子們有能力繼續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在這個前提下,在他們年幼的時候,接受一次這種開放性思維的教育活動對他們思維的開拓肯定是有一定好處的,從而可以使他們更好的發展。我相信我這次參與的志愿活動可以給他們至少一點點的幫助,這就是我想要的,至少我不是做了無用功。在做這次的志愿者之前,我也曾質疑過志愿者的意義,而這次實踐后的收獲讓我知道,有些事情,也許做了才知道。
做些不一樣的事,一些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