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我偶然間走到一戶老奶奶家里,老奶奶年齡有些大,在一個灰暗的房間椅子上坐著,就那么機械地坐著,左拾掇下右搬弄著,想做一些事可又沒啥忙活的感覺。
我和朋友們走近點再看著她時,才知道老奶奶行動不便,時間太長,坐著熬日子有些無聊,看到我們過來了,就念叨著:“你們是誰呢?”我們回復:“我們是瞎走瞎逛,看你這房子挺涼快的,坐一會休息下。”
老奶奶很開心,瞬間打開了話匣子,她道:“你們不知道,我這地方以前更涼快,那會兒門口公路還沒開通,很多隔壁村里人都愛路過我這兒,停下歇歇腳,如今,公路開通了,來來往往的車輛多了,人也越來越少了。我這一輩子,從來沒出過遠門,在這個家里操勞了一輩子,年輕時,最多也就是回娘家走走,其余的日子,都是在這個家里過的,挺好!”
說者無心聽者驚呆了,在這個隨處可以溜達的時代,竟然還有人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娘家,這樣的生存空間,豈不糟心?可是,老奶奶的表情里,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我們都沒說話,這是老奶奶一輩子的所有記憶,好與不好,她都熬過來了,多少幸福與艱辛,都在這個不到100平方米的家里。時代不一樣,很多事情就隨之不同了,慶幸的是,老太太覺得很幸福。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一對老夫老妻,步入耄耋之年,仍然沒日沒夜地操勞,爺爺脾氣不好,抽著大煙,平時對奶奶大眼瞪小眼的,時不時還帶著吼叫聲,奶奶忙里忙外,操持家務,還要外出買菜,每天的工作量,遠遠超過爺爺,奶奶說:“這樣的生活,早已習慣了。”
記者讓爺爺奶奶停下歇歇,兩個人一起坐在鏡頭前,突然有些不自然,半輩子同床共枕的夫妻,坐在一起感覺不自然,老一輩夫妻大多都會有這種感覺吧。
記者問:“您們平時吵架嗎?”奶奶笑著回:“天天吵,煩死我了。”然后呵呵地笑著,吵架已成了他們生活里的一部分。爺爺在一旁感覺到有些不好意思,就伸出手牽著奶奶的手,奶奶頓時淚流滿面。
記者納悶了:“您老怎么了?”奶奶又笑又哭怪不好意思地回復道:“他有半輩子沒牽過我的手了,突然牽手,感覺很幸福!”爺爺在一旁憨憨地笑著,奶奶伸出被爺爺牽著的手,念著:“我這雙手,每天都忙活,沒有時間與他牽手,他也很少與我牽手,我們是過日子的,完全不會去整這些東西。”
當鏡頭朝向奶奶的手時,一雙手,四五個布膠帶纏著,大大小小的裂口數不勝數,一雙又老又殘的手,早已忘記了被牽著是什么感覺了,猛然間被牽了,觸動了軟肋,竟然哭的稀里嘩啦。
有一些感情,不是不存在,只是被隱藏起來了。兩位奶奶的一輩子,我們都不能肯定她們過得很幸福,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只能處于“井底之蛙”的環境中,她們拼盡全力地去努力奮斗,即使不曾被溫柔對待,她們依然愛井底下的天空,雖然看不到邊,仍然可以無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