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007”是一次沖動消費
下這個結論之前,先要搞清楚“沖動消費”的定義是什么。
百度百科如是說:
沖動消費是指顧客在外界因素促發(fā)下所進行的事先沒有計劃或者意識的購買行為。沖動消費具有事前無意識、無計劃,以及外界促發(fā)下形成的特點。
此前我對“007”社群完全是一無所知的,因為偶然見到群里小伙伴兒說起,才知道它的存在,并順藤摸瓜找到活動文案,然后瞬間決定報名繳費加入之!
這個消費決策完全符合“事前無意識、無計劃”和“外界促發(fā)下形成”兩大特點,如此看來,肯定算是“沖動消費”沒跑兒了!
可是理性如我,怎么可能承認自己做了一件“沖動消費”這么不理性的事呢?絕不能夠啊!
加入“007”不是一次沖動消費
如果花完錢讓自己爽了一下事情就完了,這叫消費。可是我花了錢花了時間,還要承受著每次交作業(yè)前的焦慮,加入“007”明明不是以爽自己為目的的好嗎?
百度百科告訴我: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jīng)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shù)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jīng)濟行為。
這個定義稍微修改一下:
我為了在未來七年內獲得認知深度和寫作能力的增值,在七年內向寫作領域投放足夠數(shù)額的時間和注意力的行為。
這就是我在“007-不寫就出局”活動上的投資,并以此期待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個解釋完美!舒坦!
寫作能帶給我什么?
這是個需要用很長時間才能回答清楚的問題,因為我相信,隨著實踐不斷進行,這件事能帶給我的更多收益也會不斷顯現(xiàn)出來,站在此時此刻,我只能先記錄當下的感受。
以前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問題在腦子里纏繞,怎么也想不清楚,于是向小伙伴兒求助,可是在給對方發(fā)微信把問題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沒必要再問ta了,因為答案已經(jīng)自現(xiàn)。
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不見得是因為自己真的沒有答案,很多時候是因為腦子里太亂了,那個答案被各種念頭裹挾覆蓋,我捕捉不到它。
當我想要向別人講述,為了能讓對方聽明白,我只能先把所有的線索理清楚,就像是把一堆混亂的拼圖碎塊一點點整理復位,等我把碎塊差不多都歸位了,圖案自然就顯現(xiàn)出來。
用寫作思考,想不清楚的時候就用文字和自己對話,把那個其實自己已經(jīng)有了但卻抓不住的答案找出來,這種感覺很奇妙,比我終于能對自己加入“007”的行為自圓其說還要舒坦!
你也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