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8歲——致敬我們的青春與芳華

01?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

今年的跨年非常有儀式感,朋友圈滿屏的18歲舊照。

一張張青澀的照片被大家翻出,仿佛一夜之間,我們都回到了18歲那充滿青春浪漫的時光。

然而很多小伙伴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18歲到底是什么梗?

網傳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說最后一批90后(生于99年)已經18歲,代表著90后一代已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

另一種說法是電影《芳華》的上映,帶領我們進入到一個追憶青春的時光里。

雖然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但是我們畢竟都是有過18歲的人。

那年18,青春尚好,陽光猶在,我們的笑天真燦爛。

然而,回憶終究是回憶,那些塵封在每一張相片里的回憶,都是我們回不去的18歲。

有人面容如昔,有人換了容顏,只有那張照片還記得那年,你我曾18歲。

《歲月神偷》經典的一句話:在變幻的生命里,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


02?那年18歲

那年18歲,用的還是諾基亞和索愛的手機。

手機非常厚重,屏幕也小的可憐,游戲也沒有幾個,網速更是慢的不行,可在我們心中卻是神機一般的存在。

手機只能存200條短信,一條都舍不得刪。

沒事干時還經常翻出來看看那些甜膩膩的情話或者親人、朋友間暖心的話語。


那年18歲,流行拍大頭貼,周末約上閨蜜或者男友,沖向照相館。

躲進大頭貼攝影棚里,更換著各式各樣的大頭貼背景,擺出各種奇怪、耍帥、賣萌的姿勢。

沒有化妝、沒有美顏、沒有P圖,滿臉的膠原蛋白,都能掐出水的感覺。

拍完送好友、送男友作紀念,夾在錢包里,只是為了留住那注定留不住的青春。


那年18歲,正在準備高考,做著各種各樣的練習題,參加著一輪又一輪的模擬考試,為考個好大學而努力奮斗著。

每天早讀、晚自習時,班主任老是冷不丁出現在窗外。

我想人生中可能再也很難有那樣一段心無旁騖學習的日子了。

那年的友情也真摯單純,好閨蜜連去上廁所都要一起。

我們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更多的是懷念陪我們一起鬧一起笑一起成長的那群人。


那年18歲,遇見他,26歲嫁給他。

我的18歲,因為有他,而變得絢麗多采,遇見他是我人生中最美麗的意外。

很多人笑我們早戀,但如果重來一次,我依然會選擇遵循自己的內心。

18歲,應該談一場戀愛的,那是青春該留下的痕跡。

我的18歲,不留遺憾也不曾后悔。


那年18歲,我聽周杰倫。

學校廣播里、自己的mp3里、街邊的音像店里總是在循環播放他的歌。

《回到過去》《?開不了口?》《擱淺》《雙截棍》《簡單愛》《聽媽媽的話》,高中時細聽他,捧著歌聲里的溫柔抵過漫長黑夜。而今重聽他,所有詞曲有了應景的人。

年少懵懂的時候聽周杰倫的歌,長大成熟了才發現方文山的詞。


03?致敬我們的青春與芳華

時間在不經意間磨平了我們的棱角,漸漸地不再年少輕狂,漸漸地學會了珍惜和堅強,漸漸地學會善待自己,漸漸地學會腳踏實地.......

18歲那年的你,在干什么?在哪?是什么樣子?在笑還是在哭?有沒有喜歡的人?和最要好的朋友現在還有聯系嗎?有經歷高考嗎?有幻想過未來嗎?

不管是80后的18歲還是90后的18歲,每一代人的18歲都是青春里最美好的時光。

這就是18歲,屬于每個年代人的芳華。

之所以難忘,是因為不可重來的美好,和不可二次的事,與不能再見的人。

我們唯一能做得就是珍惜當下。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愿我們記住18歲時的模樣,記住我們當年的純真、勇敢,我們的愛情,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愿你天真如初,善良如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