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位面試者,三十五六歲的年紀,從事業編換到國企,共待過兩家單位。現在的工作也做了五六年了,最近動了跳槽的心思。
例行問到離職原因的時候,他說:“單位待遇什么的都不錯,但是里面一百號人里能有七八十個是在養老,我覺得太安逸了,一眼能望到退休,所以想趁著還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出來闖一闖。”
“不想過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類似的感嘆似乎已在各處流傳開來,每個人的版本稍有細微不同,我們自己偶爾也會這么說。要表達的無非是對眼下的不滿,對一成不變的恐懼以及對未知和變化的向往。聽到的次數太多,已引發不了什么波瀾。不過這一次,由于正巧在前一天讀到一篇文章,卻讓我有了新的感受。
文章里介紹了一個法國設計師,畢業后曾在本國干了一段時間,但是他認為“對一個年輕人來說,在巴黎工作簡直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未來”,于是選擇離開,輾轉來到上海定居。
有些奇妙不是嗎?我猜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法國才是設計師的天堂吧。
這兩個人,一個要逃離眼下北京的國企,一個要逃離巴黎。
又想到自己身上,當年到歐洲短暫求學時,去的正是法國。不少熟人知道這個消息后羨慕不已,認為我的人生會因此大不一樣。誠然,那段時光永遠是我珍貴的記憶,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脫胎換骨,現在過得依然是普通上班族的生活,也會因為生活和工作一喜一憂。
那么巴黎的上班族呢?他們會不會想逃離巴黎?
巴黎是你的夢,也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的痛。
無法一直生活在別處,更無法永遠逃離。怎么辦?不如偶爾去放個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