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Systematic Trading (2): 前言

Paste_Image.png

很多人看書喜歡跳過前言的部分,而對我而言,前言就是整本書的說明書或內容指引。通過前言部分,我們可以知道本書具體的章節安排,判斷這本書是否適合自己的需求。
作者在前言部分首先比較了主觀投資和系統化投資(Systematic Investing),認為系統化投資更能盈利(systematic investing to be more profitable)。

接著,作者闡述了本書的目標讀者:只要是想用系統化的投資決策代替主觀投資行為的人都是本書的目標讀者。為了方便區別不同種類的投資者,作者把投資者簡單的分成了三類:

  • Asset allocating investor:我們翻譯為“資產配置型”投資者,該類投資者分別投資于不同的資產大類,并且交易頻率很低,且基本不適用杠桿。

  • Semi-automatic trader:我們翻譯為“半自動化型”交易者,該類投資者認為自己的交易決策(educated guess)比簡單的交易規則更有效,但是在頭寸管理及風險控制上還是采用系統化的投資框架。他們也接受杠桿及衍生品交易。

  • Staunch systems trader:我們翻譯為“堅定的系統化”交易者,該類投資者是系統化交易堅定的擁護者,從進出場信號到資金管理及風險管理全部采用系統化的投資框架。該類投資者會經常使用程序軟件進行策略回測。他們也接受杠桿及衍生品交易。

可以看出這三類投資者對于系統化框架的接受程度由低到高,對于計算機軟件的依賴也越來越高。當然,作者是一位staunch systems trader。

作者接下來介紹了本書后面章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Part One--Theory:理論部分,闡述了為什么需要進行系統化交易的理由,并比較了一些常見的系統化交易的策略。

第二部分,Part Two--Toolbox:工具箱,闡述了在開發系統化交易策略是最重要的兩個工具,Back-testing和portfolio optimisation。

第三部分,Part Three--Framework:本書的核心部分,講解了作者通過自己的實踐及經驗總結的系統化交易框架,對框架中每個細節的部分分別進行了講解。

第四部分,Part Four--Practice:本文提到的三類投資者怎么合理的利用第三部分的投資框架開發交易系統。

本書并不是講解幾個交易策略,而是通過講解系統化交易的框架,讓讀者能夠通過這個框架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系統化交易策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