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酸奶廣告中看到,本品添加各種益生菌,能促進消化、提高免疫力等。如果腹瀉嚴重的話,去醫院看病,醫生可能也會給開些益生菌,吃完很快就不再腹瀉了。
你可能會奇怪,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呢?為什么它對人體有那么多好處呢?我們該如何補充益生菌呢?
簡單來說,益生菌就是吃了以后對人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它們不僅存在于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就連日常吃的食物中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比如,咱們經常吃的酸奶、豆腐乳、醬油、泡菜、酸面包、酸奶酪等。這些食物都是由好細菌生產的,它們保護食物不被壞細菌破壞,這些好細菌,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對人體有什么好處呢?首先,益生菌能給腸道做個全方位的spa保養,有些益生菌能制造出脂肪酸來,小腸絨毛經過這些脂肪酸的洗禮,變得更茂盛更健康。小腸絨毛越茂盛,吸收營養素的能力就越強;同時,小腸絨毛越健康,就越能對入侵的有害物質嚴防死守。
其次,益生菌能給腸道提供安全保衛服務,它們是訓練有素的腸道守衛者。腸道是益生菌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們是不會讓壞細菌入侵家園的,它們分工協作,有的在腸道中占據有利位置,壞細菌來了沒有合適的位置駐扎,自己就溜走了;有的制造少量的抗體和抗生素,或者釋放不同的酸來抵抗入侵者;有些益生菌干脆跟壞細菌搶飯吃,壞細菌沒飯吃,也會悄悄離場。
最后,益生菌還能為免疫系統提供培訓服務,也就是咱們平常說的激活免疫系統。這是因為:益生菌本身是細菌,它們更了解入侵的壞細菌的習性,于是,它們與腸道的免疫細胞通力合作,它們會告訴免疫細胞,這個壞細菌的致命弱點是什么,要分泌多少黏液才能打敗它們;對付那個壞細菌要分泌多少抗體才能擊退它們;或者告訴免疫系統,這次進來的是好細菌,可以放松迎接等。
益生菌對人體有這么好處,那我們吃什么能補充益生菌,來強壯我們的腸道呢?日常飲食中,除了可以多吃些前面提到的發酵食品,如酸奶、豆腐乳、酸奶酪等,還可能多吃些益生元含量豐富的食物。
提到益生元,大家可能會想起在酸奶包裝上看到的,“本品添加益生元”的字樣。益生元跟益生菌都在酸奶中,它們又是什么關系呢?
其實,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就像我們吃飯會長身體一樣,益生菌吃了益生元,也能茁壯成長,能壯大隊伍,讓腸道內的好細菌越來越多,共同對抗壞細菌。
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有大量的益生元,比如粗雜糧、蔬菜、水果類食物。這類食物膳食纖維含量豐富,但膳食纖維在小腸內無法吸收,不過,別看人體吸收不了,益生菌卻最喜歡吃它們,這些膳食纖維就是益生元。
所以,我們要多吃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這樣才能保證益生菌也有飯吃。只有讓益生菌吃飽喝足了,才能更好地為人體提供保養、安保、培訓免疫系統的服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30克以上的膳食纖維,才能保證人體需求,但大多數人攝入膳食纖維的量是不夠的,想攝取足夠量的膳食纖維,一日三餐可以這樣搭配:
首先,主食要做到粗細搭配,米面中添加些粗雜糧,做成雜糧飯或雜糧包,每天攝入粗雜糧的比例應占到主食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每天吃三碗主食,至少有一碗應當是粗雜糧。
其次,在蔬菜的選擇上,我們還可以選擇益生菌們愛吃的菜,比如,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它們特別喜歡吃百合科和菊科的植物。百合科的蔬菜有:蔥、洋蔥、蒜、蘆筍等,菊科的蔬菜有萵苣、洋姜、洋薊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蔬菜的攝入量要達到1斤,深色蔬菜應占到250克以上。
第三,選擇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因為它們不能在小腸里被酶解吸收,所以它們也比較受益生菌的青睞,土豆、香蕉、大米中都含有抗性淀粉。這里教大家一個小竅門,土豆、米飯煮熟后,稍微涼一涼再吃,抗性淀粉含量會更高,而偏青一些的香蕉里,抗性淀粉含量也要比外皮發黑的香蕉抗性淀粉含量高。
最后,我們還可以多吃些牛蒡、黑麥、大豆、豇豆、豌豆、花生等功能性低聚糖含量較高的食物,它們也是益生菌的最愛。
益生元對人體的健康益處不容小覷,它們除了給益生菌提供飯食,幫助壯大益生菌隊伍外,還能預防大腸癌。近些年,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占腫瘤發病率的第五位,死亡率也居第五位,這跟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
現代人吃精白米面多,吃粗糧少,膳食纖維攝入的就少,這樣一來,在大腸的后半段,益生菌就沒飯吃了,它們只能吃剩下的垃圾,比如沒被消化掉的蛋白質,細菌吃了太多蛋白質的話,就會產生細菌毒素,導致大腸癌。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小竅門。益生菌能為腸道提供保養、保安、培訓服務,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多吃些發酵食物和益生元含量豐富的食物,來補充益生菌。比如,酸奶、牛蒡、大豆、土豆、香蕉、萵苣、洋蔥、蘆筍等。我們養護好了腸道,腸道也會回饋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