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可以用錢買嗎?

畢加索《Girl in front of mirror》拍攝于紐約MoMa博物館

-1-

“給你1000萬,你是否愿意賣掉你的另一半?”

前些天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問一堆路人:“給你1000萬,你是否愿意賣掉你的另一半?”一時間網友們眾說紛紜,引發了一場關于“愛情、倫理、道德、金錢”方面的熱烈討論。簡單總結了一下,選不賣的基本是兩種人:一種是根本不差錢兒的;一種是愛情至上的;不差錢兒的根本不在乎這點兒錢,愛情至上的覺得把金錢跟愛情劃等號簡直是對愛情的褻瀆;

究竟是“錢有了,愛情沒了”更可悲還是“愛情有了,錢沒了”更可悲?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沒什么討論的必要性,因為它不符合客觀事實,事實往往是:“錢有了,愛情來了”,而“錢沒了,愛情也沒了”。所以,除了在韓劇里,這個問題本身既沒有買方市場,也沒有賣方市場。

這個問題引發了我們對另一個問題的思考:“金錢是否可以買到愛情?”


影片《桃色交易》宣傳海報

很顯然,金錢可以買到性,金錢甚至可以買到婚姻,但金錢可以買到愛情嗎?


-2-

什么是愛情?

這里定義的愛情,只是“墜入情網”的一種愛情的感覺。它一點也不神秘,從本質上說這種感覺的產生只是腦神經中一些化學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興奮劑,所謂的“一見鐘情”就是當我們遇到心儀的對象時,我們的身體不斷地給大腦發送信號,大腦隨即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其表現為心跳加速、臉頰微紅、情緒亢奮。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苯基乙胺(phenylthylamine)也是一種神經興奮劑,當一見鐘情或愛慕發生時,它同樣會讓你感覺興奮莫名、呼吸急促、瞳孔放大。而佛洛蒙(Pheromone)是與性沖動有關的荷爾蒙,試驗證實73%的女人明顯地表現出對男性佛洛蒙的反應(數據來源:LONDON TEACHING HOSPITAL)。

當我們的大腦中產生這一系列化學物質時,我們就會墜入情網,即產生所謂的“愛慕”或“一見鐘情”。就像吸毒一樣,大量的多巴胺會讓我們的身體十分的亢奮,甚至伴隨著神經麻痹的效果,我們會產生一種錯覺:是當下的戀愛對象使我產生了這種快樂的感覺,跟對方在一起可以保持這份愛的持久狂熱。這種激情伴隨著強烈的熱忱和渴望,也蘊含著對自我實現及人生價值的投射,會讓我們瞬間產生不顧一切的沖動。


多巴胺

但很遺憾,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心跳過速的刺激,大腦也因“審美疲勞”,不會一直分泌多巴胺,一份激情四射的愛情終歸會走向平淡。

從這個角度來看,愛情是無法交易的,因為這不是人為控制的,什么樣的異性或同性對我們具有吸引力是我們體內的基因決定的。


-3-

愛情的種類?

“一見鐘情”及“愛慕”所產生的激情只是愛情中的一種,更接近一種戀愛的感覺,而愛情本身,還可以有多種詮釋。

C.S.路易斯在《四種愛》中把愛分為:物愛、情愛(更接近親情)、友愛、愛情、仁愛。

C.S.路易斯《四種愛》

物愛即為因某種東西而產生某種樂趣或喜歡,比如對大自然花、鳥、魚、蟲的喜愛,對一杯茶或一杯咖啡的喜愛等;情愛是涉及面最廣的一種愛,類似于好感或某種似曾相識;友愛則是一種最無目的性的一種愛,產生于共同的價值觀,即“盟友”的一種感覺;愛情則需要更多地要關注于“愛的對象”;仁愛則是一種博愛,即所謂的大愛,上帝之愛;

不同種類的愛大多數時候涇渭分明,少數時候也會相互融合或疊加。

有很多人對愛的定義是:“愛意味著喜歡的感覺”,這更接近于“物愛”,即無論對方是否有反饋,并不影響我的欣賞和喜愛。通常表現為我們對明星的愛或對英雄的崇拜等;

有些人的愛源自于內心的強烈渴望——一種渴望自己被愛的沖動。這同時也是愛情的出發點:我們熱切的渴望愛是因為我們渴望被愛。這是一種強烈的需求之愛,這種愛很難被填滿,且伴隨著強烈的依賴感和不安全感。

還有一些愛來自于青春懵懂的性沖動。就像口渴的人行走在沙漠中,水對他而言有致命的吸引力。但當這種需求被填滿,這種吸引力隨即蕩然無存。

……

我們經歷各種各樣的愛,或者我們只是經歷了對愛各種各樣的想象,到頭來或如歌如訴、如癡如醉,或如夢如幻、如假如真,經歷了,才懂得:愛這件事情,只跟自己相關。

被愛是你的一種權利,愛是你的一種能力,一種是需求,一種是給予。

是需求即可以被滿足,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愛情是可以交易的。至于真假,這就不好說了。


-4-

愛情的選擇(擇偶的標準)?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愛的對象,愛可以跨越年齡、性別、教育、階級、財富的障礙,甚至可以跨越物種的障礙-->這個,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盡管如此,愛情也有自己的標準的。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則報道顯示,男性的眼光在女性身上停留8.2秒才表示他受到吸引(女性相同)。這種吸引如何產生的呢?

《自私的基因》中冷酷的描述為基因的“優勝劣汰”選擇,從基因的角度分辨哪些異性的基因更具優勢,可以提高繁殖的成功率,并作出身體反應(即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瑞士科學家通過讓女性聞男性汗衫的實驗,發現女性更鐘情于MHC基因與他們不同的男性。而在早前的其它實驗中也有發現,MHC基因是與體味、面部特征有關的。

生長環境也影響著我們的擇偶標準,非洲某些部落男子傾向于娶臉部對稱的女性做妻子,因為臉部對稱代表著這位女性不攜帶某些疾病。

中國近代由于對女性生殖能力的要求,對于豐乳肥臀等女性特征明顯的女性比較青睞。

除了這些隱性因素外,還有一些顯性因素對我們的擇偶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長相、談吐、氣質、衣著品味、經濟能力、家庭環境、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等。

除此之外,相似的價值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定標準。

因此,金錢所代表的經濟因素的確是很重要的一個標準,但卻不是唯一重要的標準。從這個角度看,愛情可以實現部分交易,即經濟需求部分被無限滿足。但這會造成其他方面的需求警鈴大作,而另一方面就像青春懵懂的性沖動一樣,一旦需求被滿足,這種金錢的誘惑力及吸引力也會蕩然無存。


-5-

永恒之愛?

前面說了愛的各種形式,有需求之愛和給予之愛,但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即為欣賞。我們可能欣賞一個人的美貌、欣賞一個人的才華、欣賞一個人努力奮斗努力學習的狀態,這種欣賞(近乎癡迷)維持的時間可長可短,因欣賞對象而異,欣賞對象的某些特征轉瞬即逝,某些特征卻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而不斷獲得提升。當這種欣賞之情產生時,它有別于單純的需求之愛或給予之愛,它近乎一種敬意的關注:即便永遠無緣享受,仍然希望它保持自身本色。這種希望和關注不僅針對人,還作用于事物,不僅存在于最親密的愛人之間,也存在于朋友之間、師生之間。

這種欣賞之愛,大概也是最接近永恒的一種愛了吧。也是遠遠與金錢無關的一種愛。卻是最為長情最有可能持久的一種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突然想家了。我不是一個太念家的人,因為媽媽的離開,讓我覺得家從此不再那么完整,爸爸變得人格分裂,所以,每逢節假日,...
    晴阿又又閱讀 242評論 0 1
  • 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不打無準備之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些名人名言警句倡導人們做事情要有準備。 孫子兵法精...
    小蘋果搞事情閱讀 1,170評論 0 1
  • 第一節 HTML基礎 1、瀏覽器接介紹 瀏覽器是網頁運行的平臺,常見的有IE、火狐、谷歌 2、服務器介紹 (1)網...
    下頁luck閱讀 30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