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產品經理角度看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成了非常時尚話題,最重要是它改變了城市出行方式,雖然,我是很少需要騎共享單車,但,我確實是一個單車控。
一,用戶體驗:
在買方市場為主導新經濟體下,對于任何一個產品來說,用戶體驗都事關重要,而缺乏用戶體驗的產品,終究會被市場所拋棄。
一輛共享單車,我覺得可以從這5個角度衡量。
①外觀設計
②騎行輕巧
③剎車安全
④附加功能
⑤節省時間
先說說外觀設計,有人會說單車是使用工具,所謂工業設計美學,在這個行業并沒有什么價值,尤其,向徐亮這類實用主義者,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并不是實用主義者,如果你賣過單車,你去看看傳統單車銷量數據,你可以看到,單車賣的最好,并不是那款銷售價格最實惠,也不是使用壽命最長,而是外觀設計最時尚,你比方說死飛,就是簡約風格。很多青年小伙非常死迷,GG也喜歡,我以前有一個朋友,家里就收藏幾十輛,這叼毛就是一個死飛發燒友,有一次我問他,靠,你買這么多單車搞毛,言下之意,就算不浪費錢,難道不占地方嗎?你知道,當時這叼毛是怎么回答我的嗎?我瞬間有種覺得,這廝就一外星生物,
“你有沒有發現,它們很漂亮”
你必須承認,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他們的精神文明和你根本不一樣。
從功能屬性上,死飛砍掉很多東西,比方說沒有籃子,擋泥板,車身調節器,最要命這車還沒有剎車,這是我對這款車的記憶識別,可卻俘獲有一大批粉絲。
②附加功能:
上面講了一個極簡產品死飛,我講一個附加值產品山地車,我當年對山地車偏愛,就是這車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功能調節器,雖然,這玩意也不能讓你的車比普通單車快了多少,但這種優越感,就如同,一個女孩子整天拿著手機美顏自拍,其實,你他媽長的就那樣,山地車真正讓人癡迷是周邊衍生品,我以前見一哥們,買個單車花了一千多塊錢,而山地單車周邊卻花了他5000塊錢,光車龍頭支架就是十幾個,手電筒就有ABCD幾個型號。你是不是非常好奇,這不就是白癡SB嗎?可,如果你深入觀察,你會發現,這背后,背后購買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場景消費。你比方說一個手電筒,其實這玩意有什么卵用,就那么大個光束,能照多大地方,而且你在騎行時,由于速度比步行快很多,你視覺其實是跟不上,光線折射回來的反饋。但,你走進自行車4S店時,或,你看到其他山地車發燒友在用這個產品周邊,你看到手電筒第一個下意識場景,是我下班回家,或晚上出去玩,我可以用它照明,(場景消費是需求喚起最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共享單車,共享單車附加功能有哪些?膜拜最近推出一款新車,有個籃子,其實,我推測也是出于新場景設計,比方說一個人去超市,買了一大堆東西,要么掛在龍頭上,要么一手提著,不管是掛在龍頭上,還是一只手提著,不但不安全而且還很累,如果前面有個籃子,你就可以騰出手來,有時,尤其夏天去便利店買瓶水,但你不可能馬上喝完!這時你騎ofo就有點不自在,是丟了,有點覺得浪費,不丟,一只手拿龍頭有點不安全。
二、生產能力:
如果說用戶體驗是站在買方角度看,那么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那就是從賣方角度,你先別說你家膜拜有多好的用戶體驗,可當我從地鐵口出來,準備找輛車時,我看到的,都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的ofo,就算我非常喜歡摩拜,當我需要使用共享單車時,我卻看不到你家車影子,(而用車更多消費場景是及時需求),你讓我走5公里去找一輛車,估計沒有幾個顧客會擁有這樣的忠誠度。
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供應鏈管理都是非常重要一個環節,就好比,你市場營銷很好,可你在上游供應鏈不給力,你的輸入能力遠遠小于輸出能力,供求失去平衡,你產品非常動銷,可經常貨源不足,你的營業收入怎么上的去,以前聽人說商業有三層武功,第一層就是把供應鏈與市場營銷做好,第二層是把品牌管理與產品設計做好,第三層是工業美學與經營理念做好。
對于大部分行業來說,把第一層武功做好,就可以活的有滋有味,你比方說我們行業,你之前只要把供應鏈管理與市場營銷做好,甚至,對于大部分像我們一樣渠道商,連這兩塊都干不過,可以說不擅長,不過,依然可以活的非常好。而現在,這個行業已經上升到第二個層面,所以,這次戰略調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自然你能把供應鏈管理好,把市場營銷做透短期來看,也不會有太大威脅,自然,長遠來看……。你不能等?
練好自己武功,機會一定是給有所準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