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孔子對子夏講:“你要成為君子儒士,不要成為小人的儒士。”
子夏以文章見長,在仁和禮上有所不及,所以孔子語重心長對他說,你要成為君子儒士,不要成為小人儒士。
儒士在春秋時代已經是一種職業,相當于“教師”,主要負責教化的工作。
小人儒與君子儒的主要區別在于對于道德方面的重視程度的不同。一個只教學生文章如何寫,而不培養道德和做人道理,便是小人儒。
這也成為中國歷來教育的特點,努力成就一個有完整人格的“君子”,而不是成為一個職業小人。
這種思想有其弊端,形成了抑工輕商的的社會思想,而在中國最終沒法發展出與西方的科學技術。
但是這種思想仍不思其先進性,培養一個人首要的是做人,才能再談成才。
可惜的是如今的教師職業化,小人儒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