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輕軌上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A:今天天氣不錯
B:嗯,挺好的,適合郊游
A:對呀,好久沒出去走走了
B:你也在這座大廈上班嗎?周末可以一起出去走走
A:是啊,好啊
B:你是做什么的?
A:IT培訓的,你呢?
B?:。。。。
一直覺得it培訓行業是一個矛盾的行業,我們都想要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來要求自己,但是卻做成了一個商業化的行業,想要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卻在實際上成為了一個就業服務機構,種種想法和長勢的不同讓我越來越覺得這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行業。
做教育?
實際上來講,我們也是教育行業的一份子,所以我們以一個教育者的基本修養來要求自己,這并不是我在這里捧高自己,確實是有很多的行業前輩確實在這樣的要求著自己,改變著這個行業。
有一個不可磨滅的事實,it培訓行業重新定義了技能的學習時間,重新定義了轉行的成本和時間,你可以拿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來指責這個行業的一些錯,沒關系,因為我也很討厭這個行業的一些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認為這是正常的,沒有一個格局未定型的行業是不混亂的,這些錯誤和作惡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努力的方向。
回到我們的話題上,十年前轉行的學習時間是一到兩年,現在呢,基本上都是四個月到半年之間就可以讓你完成轉行,雖然這種方式的轉行問題多多,基礎不牢,后勁不足,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大部分的人確實得到了一塊敲門磚。
就業服務機構?
偶爾會自嘲,說自己是做就業服務的。關于這點不是因為自身信念的改變,而是大部分的人來找我們最在意的竟然都不是能不能學到東西,而是能不能推薦工作,我想這也是一些機構把就業服務當做主要的營銷點的原因。
并不是說關心就業有錯,這很正常,培訓it不就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嗎?但是關鍵是不能夠過分的關心,培訓能給你的是一塊敲門磚,而不是一輩子的鐵飯碗,學習技能以及學習的方法才是你真正應該在意的事情。
另外很重要的是一般推薦的都沒有自己找到的待遇好,企業找培訓機構要人也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的,所以,自身硬才是硬道理。
一個發展中的行業,混亂無序算是正?,F象,關鍵是希望從業者能夠恪守本心,讓這個行業正向發展,小編加入德克特至今,也算是跟隨公司成長至今,看著周圍同事、看著我們班主任,專業老師,就業老師等,無不是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在要求自己,以學生為中心,致力成就500萬IT行業精英,本著這個理念去幫助那些正暫時處于人生瓶頸、或者剛剛踏入社會還在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朋友們早日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新的舞臺完美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