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點評明十六帝——評《明朝那些事兒》

前按:

歷時三個月,終于讀完。

有明一代,歷時276載,帝祚終。

當綿延近三百年的歷史在現實的三個月中徐徐展開,局外人的我忍不住唏噓,倍覺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你看著朱元璋走投無路,被逼無奈走上了造反的路。

你看著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被清君側,靖難之役一場大火從此后建文帝再不見所終。

你看著朱棣從北平一路殺到南京,君臨天下鏗鏘有力譜寫一曲永樂之歌。

是了,你看著這個帝國冉冉升起,像著它的國號一樣,日月同輝光芒萬丈。

可是最終,你也看著嘉靖修道嚴嵩當權,你看著萬歷不管不顧朝政竟是二十多年不上朝,你算了算,多久了,現實中的日子不過幾個月,可歷史的車輪已經輾轉過了二百年,是了是了,朱重八的名字對他們而言已經是遙遠的祖宗了,如今,已經是明朝的中后期了。

當李成梁當李如松的名字出現,你的心竟是倏地一疼,你看到了在清朝歷史中出現的人物,而李如松,你更熟悉他的弟弟,李如柏——那個在薩爾滸戰役中落敗的將領。歷史已經走到公元15XX年,而李成梁這個名字的出現讓你知道,改朝換代的時刻已經不遠了。

越來越多熟悉的人物出現,塔克世覺昌安的名字甫一出現,你清楚接下來便會是他們無辜死去,努爾哈赤——將起兵為他的父祖報仇,大明江山,垂垂危矣。

那么多的人在對抗后金的戰役中死去,他們掙扎著,抵抗著,你心下凄涼,這又是何必,贏了這場戰役又如何,終是輸掉了整個戰爭,而江山易主的速度絲毫沒有減慢。可隨即你又釋然,彼時烽煙初起,他們怎知大明氣數已盡,何況歷史本就是由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鋪成,你可以說他們迂腐說他們不懂變通,然而,正是他們,才讓后人知道了什么叫做可歌可泣的氣節,什么叫做忠貞不渝。

終于你看著魏忠賢閹黨作亂,明朝到了最黑暗的時刻,你年少時學過的那篇課文《五人墓碑記》——它的故事終于完整的展現在你的眼前,你悲憤,你痛心,很快,你看著崇禎隆登大寶,智斗魏忠賢,你欣喜,卻又苦笑。

快結束了吧。

是啊,快結束了。

那個結局終于到來,災荒連年,流寇四起,烽煙不斷。而崇禎帝,在煤山的一棵樹上自盡。

明,亡。

你似乎親眼目睹這三百年的變遷,看一個王朝從旭日初升勃勃生機,再到如日中天萬國來朝,最后終于日薄西山氣數將盡。你實在不忍,看它的滅亡,可歷史,終于滾滾向前。

那一刻,你似乎感同身受,你明知它的結局,卻無力改變,你再一次明白了在歷史面前,人類是多么渺小,何況是,本已經被紙墨書就的歷史。

公元1644年,明亡,距今,372年。

正文:

1.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

年少命途多舛,走投無路被逼造反。愛家庭愛子孫更愛江山,事必躬親兢兢業業,狡兔死,走狗烹。一代勞模。

2.明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

削藩反倒削掉自己的皇位,一場大火,不知所終。

3.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

不是好人卻是好皇帝,永樂大典流芳百世,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

4.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

平反建文舊案,仁和寬厚。

5.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

好圣孫。征蒙古,擊安南,勤政愛民,萬國來朝。沒事不要亂發善心,不要教太監讀書。

6.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身世浮沉雨打萍。起起伏伏,皇帝俘虜階下囚,遍嘗人間辛酸。廢殉葬,自此后宮無哀嚎。

7.明代宗,朱祁鈺,年號景泰。

景泰藍,景泰帝,那個重用于謙的人,原來是他。陰錯陽差的帝位,江山由此轉危為安,然而,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該來的還是要來。

8.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

陰暗的童年,大概由此種下了戀母情結。朝堂大亂,由此始。

9.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

他能活下來真是一個奇跡,簡直充分說明了人性之善。話說有因必有果,童年時被人性的光輝環繞的朱佑樘,自是一片感恩勵精圖治。

10.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

會玩。不過是一個長不大的叛逆孩子?;栌箙s不殘暴。

11.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

嘉靖道長你好。由此明代帝王血脈再次轉彎,朱佑樘一脈,由此結束。嘉靖帝,朱見深之孫。嘉靖朝權臣輩出,你方唱罷我登場,更迭交替,皇帝才是老謀深算的高手。沉迷煉丹卻沒有國師亂政,宦官專權更是聞所未聞。由此,內閣的權力達到頂峰。

12.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

他好像是他爹和他兒子之間的一個短暫過渡。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倆皇帝,嘉靖和萬歷,中間隔著一個短命的他。

13.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

內憂外患。卻能巧妙平定。誰說我二十多年不上朝就昏庸了,我還是很了解朝堂事的好不好。

14.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能當上皇帝不容易。能當上太子已經千難萬難。即位之初很有明君風范嘛,然而,短命到和老爹同年去見了祖宗。

15.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

好木匠,好哥哥,好傀儡。

16.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

大廈將傾人力非可匹敵。縱再勤勉再努力,卻終是災荒連年民不聊生流寇四起內憂外患,終改變不了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經年累弊,縱華佗再世,終不能妙手回春??上?。

后記:

三月底初讀,至今終于讀完,三個月來,陪伴了我每一個跑步的夜晚。還記得玄武湖畔和某人聊起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那場激戰,涼風習習,夕陽晚照,畫面就此定格。還記得明孝陵細細看每一個皇帝的簡介,在陳舊的500年前的明磚下,百感交集。如今三個月過去,終是物是人非,有機會,還想再去趟南京。

(舊文新發,首發豆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