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炊煙升起的地方,必定有溫暖的家。凡是有炊煙的地方,都會(huì)想起媽媽。
沒有炊煙的屋頂,那算什么家?炊煙是溫暖的,炊煙是微笑的,炊煙是多么慈祥可愛,又默默無話;炊煙是媽媽的手,媽媽的臉,媽媽隨風(fēng)揚(yáng)起的灰白頭發(fā)。
媽媽親手燒的菜,是世上最好的美味。至今難以忘懷,媽媽蒸的粘豆包,媽媽親手端給兒子大碗茶。
媽媽手好巧好巧,我每次回家,媽媽都燃起炊煙,做很多的我喜歡吃東西。難忘那縷炊煙,難忘媽媽。
那里有生活,那里就有炊煙;那里有炊煙,那里就有媽媽。饑餓時(shí)在灶堂偎一塊白薯,寒冷時(shí)圍著爐火絮絮夜話……
有媽媽,才有兒女的兒女,才有偉大的民族,有了那縷煙,才有人間最富情趣的風(fēng)俗畫。
炊煙有時(shí)也會(huì)飄散,但媽媽的心底珍藏著一粒永不熄滅的火花。媽媽把炊煙化做霧,化做靄,化做剪不斷的鄉(xiāng)思。牽著雨?duì)恐L(fēng),牽著兒子的心。那怕是兒子飄泊在天涯,也總想著回家,回家。
回到家中,還能看到那縷炊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