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用微信的人少之又少。微信也由當初的個人溝通交流領域,滲透到生活、工作、營銷,運營等眾多領域。除了單聊,群聊是微信里的第二大溝通交流方式,尤其是在工作環境中。那么群聊真的可以提高工作上的溝通效率嗎?
群聊是多于兩人之間的互動交流,一人發的消息,群內成員全部可以看見。在工作環境中,建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效率,然而常常適得其反。
群聊消息過多,容易造成信息噪音
在一個規模為10人的群,每人說一句,就有9條消息要閱讀。如果處于討論的活躍時期,會出現消息刷屏現象,讓人應接不暇。為了避免錯失重要的信息,未及時查看消息的成員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閱讀未讀的消息,以便跟上群內的討論。但那些消息并非對自己都有用,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都是些無用消息,然而卻耗費大量時間去閱讀與關注。
群聊增加了成員理解信息的難度
溝通向來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有效溝通而言。多對多的群聊,將溝通的難度又提升了一個級別。在溝通環路中,對消息的解碼是最重要的一步,這直接決定溝通的效果。為了對消息進行解碼,需要解碼之前的消息,即上下文消息。只有明白上下文的信息,才能對某一條消息進行更好地理解。群聊信息數量繁多,而且常常是多個主題同時在討論,尋找某一消息的關聯上文就變得艱難萬分。有時好不容易讀完一些消息,但依然不明白對方的要求及想要傳達的含義。這時你不得不重新在群里發一條詢問的消息,而此時群里其他成員又多了一條需要閱讀的消息。
群里的@效率比單聊低千萬倍
千萬倍是夸張之詞,但群里的@消息方式交流相當低效。在一些群聊里,會出現大量的@,而且是@不同的成員。這時對于被@的成員就會很麻煩,如果他沒在實時參與群聊,那么需要翻看之前的消息來理解@這條消息的含義。另一方面,既然是@消息,對于其他人就是赤裸裸的噪音與干擾。@功能設計的本意,我想是為了提醒某位群成員需要特別注意這條消息,但還不至于重要到需要私聊的程度。但實際上,很多人在群里利用@功能來進行私聊,嚴重影響了其他成員。
工作性質的群組,給群內成員帶來精神上的壓力
之前下班之后,在工作方面,如果有重要緊急的事,就會直接通過電話交流。工作之余本可以安心地陪同家人,同時也可以讓忙碌了一天的大腦放松休息。然而自從有了公司與工作上的微信群組之后,就需要給大腦上一根弦,有意無意去關注群內消息,看是否有遺漏老板或上級的重要消息。
不是群聊在工作上不能使用,但需要正確地使用,需要全體成員遵循一定的規則。浪費他人的時間,就是謀財害命,在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與珍貴的現今,這話尤其正確。在群聊時,如果全體成員都能記住這句話,那么大家就會自覺把該說的內容進行合理組織、并以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從而真正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