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同事們這么說,我都做了那么多事情,領導們、同事們、家人們怎么都不能理解我的感受,于是他們就越說越難受,越說越激動,有的甚至都能夠哭了起來。
今天我想你分享的一個觀點,想要贏得他人理解你很難,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來談談為什么想要他人理解很難,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第一、經歷不一樣
這就要追溯到我們人類是如何學習的最根源的角度來說,在文字還沒有出現之前,我們人類學習、進步大部分都是靠自己試錯來學習的。“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雖然我們現代人,可以靠書籍、優秀人學習,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靠著自己的體驗、經驗、經歷來學習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生活經驗不一樣,對于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很多在家里照顧寶寶的媽媽們,想要爸爸們體驗照顧孩子的艱辛,是很難體驗到的,一樣的道理,在家里帶寶寶也是很難體驗爸爸們在單位上班的艱辛,也是很難理解的。
因此,從根源的角度上來說,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體驗不一樣,你想要他人來理解你的感受,體驗你的工作,真的很難,很難,除非是你讓對方也做這樣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我們是無非體驗的,比如說,讓我體驗一下生寶寶的痛苦,我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體驗。經歷不一樣,是造成他人不能理解你的原因。
第二、人與人不一樣
現在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發自你內心的,在這個世界上,你最關注的是誰?有的人會說,妻子,有的人是孩子,但是你的大腦會告訴你,你最關注的是你自己。比如說,在拍集體照時,當照片拿到時,首先看的就是你自己拍的怎么眼。當然,有一些境界比較高的,能夠戰勝人的天性的人,可能會關注他人。這就造就人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關注我們自己,對于他人的世界,我們是很少關注,即時要關注,也是與自己相關的。
每個人教育背景、知識經驗、教育背景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大部分人,都是很難理解對方的,有那么少一部分呢?他們是社會的精英,單位的領導,他們的元認知能力極強,只有這部分人,他們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夠站在你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但是,肯定是沒有你體驗的深刻,雖然他們能在口頭上來和你達成共識,但是內心上也是沒有這種體驗的。
因此,人與人的水平層次不一樣,對于你的情況的理解、感受、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方 法
第一、接受現實
那么當別人不能理解你的現在的處境,感受你的感受,體驗你的情緒時,你又該怎么辦呢?我前面也提到過了,要想他人,哪怕是你的同行,你的妻子,都是無法感受你的處境的。既然我們無法爭取別人的理解的話,那么我們就不要去爭取唄。
要知道,當我們去難受,去抱怨,去焦慮時,這個時候是非常消耗你的大腦能量的。我們人類的大腦的能量一生就那么一點點,分給每一天也就那么一點點,若是你將這些能量消耗在這些極端的情緒上面,這也太不值得了。
很簡單,接受這樣的事實,他人不能理解你,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將注意力節約下來,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比如說學習、鍛煉、工作、寫作等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去。
因此,只有接受這樣的現實,我們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和注意力投入到自己的成長、思考等更加有價值的事情上面去。
第二、角色互換
既然我們自己爭取不到別人的理解,當對方征求我們理解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爭取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想象一下,若是遇到同樣的情景,要是我,我又能怎么做呢?我能夠做的比他更好嗎?我會有他這種感受嗎?我會很焦慮嗎?
當你換位思考后,那么對于同樣的一件事情時,雖然你不能親身感受,但是至少已經進入對方的心靈,你會更加的理解對方,然后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對方聽,進而產生共鳴。
當對方聽到你的感受和他的感受一致時,就相當于你在對方的身上進行了一筆情感投資,當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時,對方接受接受的可能性會更大。
總之,今天和大家分享了為什么想要他人理解很難的兩個方面的原因,以及應對的方法和策略,期待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