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今天,我想送給你兩首詩,我個人最喜愛的兩首詩。
人在向友人推薦東西的時候,總是要禁不住說它們有多么多么好,添上幾句溢美之詞。
這兩首詩,確實很不錯,如果逐字逐句地慢慢讀完,并在腦海中反復咀嚼、聯想,心就會安定下來,更能體會到一種難得的堅定與充實。
人在向友人推薦作品的時候,總是要禁不住說自己的感受,強行附帶上自己主觀的解讀與闡釋。
這兩首詩,我僅僅簡單誠實地放在這里,不表達自己的看法;你也盡管安心地去讀,放心地去對應屬于自己的“故事”。
第一首詩,來自英國小說家、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詩的名字叫《如果》。據說這首詩當初寫來,是為了送給他的小兒子。
在諸多優秀的翻譯中,我個人更喜歡芮成鋼的版本。雖說此人貌似犯錯進去了,但我們也說過,不可因人廢言,更何況,僅僅是翻譯。接下來,我要暫時忽略技術,一個字一個字地為你打出這篇詩文。
《如果》
吉卜林作 芮成鋼譯
如果,身邊的人都失去理智,并將其歸咎于你,
而你卻能保持清醒;
如果,所有人都懷疑你,而你卻能自信如常,
并體諒他們對你的懷疑;
如果,你能耐心等待,不急、不躁,
或遭人誹謗憎恨,卻不去以牙還牙;
既不去光彩照人,亦不去才華橫溢。
如果,你能去夢想,但卻不做夢想的奴隸;
如果,你能去思辨,而不是為了思考而思考;
如果,你能以平常心坦然面對失敗和凱旋,
并懂得,它們其實是幻象;
如果,你能忍受你說出的真理,被無賴們故意曲解演繹,
用以誤導愚昧人群;
或者眼睜睜看著你為之付出一切的珍愛,被人摧毀,
然后俯拾碎片,用老舊的工具去細細修補;
如果,你敢把所有贏來的人生籌碼堆在一起,冒險一搏,
卻一把輸光,然后從零開始,從不言敗;
如果,你能讓筋疲力盡的意氣與肌體,依然聽從于你僅存的意志,
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
如果,你能和百姓打成一片,卻拒絕隨波逐流;
或與王者同行,卻不忘,庶民本色;
如果,無論是宿敵還是摯友,都無法傷害到你;
如果,所有人對你都很重要,但又沒有誰那么重要;
如果,你能惜時如金,分秒必爭;
那么,這個世界就全都屬于你,
而你,我的兒子,也終將——長大成人。
第一首詩推薦完畢,請給我兩分鐘的時間感受下余溫。好了,時間到,再來一發。
第二首詩,來自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宮澤賢治。此人死后聲名大噪,生前默默無聞。教育家、農業研究員、社會活動家、童話作家、詩人、此人有著如同他作品一樣豐富的社會社會身份。
這首詩的名字叫《不畏風雨》,同樣,譯出來的中文版本很多,但每種翻譯都感覺差了點意思,雖然我也不懂日文。
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席卷了許多地方,其中受災很嚴重的地區就包括宮澤賢治的老家——巖手縣。
據說當時在一片廢墟與荒蕪中,學生與老師要告別破敗的校舍,黑板上留下的,正是這首詩,它們似乎在告訴孩子們:不論經歷多大的挫敗與痛苦,都不要絕望,更不要放棄做人的本分。
災難過去后,日本許多的明星藝人,每人在電視上選讀一首詩,為國民打氣,實力派演員渡邊謙選擇了這首詩,對照著字幕扒下來,得到了目前最有感覺的,最觸動心靈的版本:
《不畏風雨》
宮澤賢治作 無名字幕君譯
不要輸給雨
不要輸給風
也不要輸給冰雪和夏天的炙熱
保持健康的身體
沒有貪念
絕對不要生氣
總是沈靜的微笑
一日吃四合的糙米
一點味增和青菜
不管遇到什么事
不先加入己見
好好的看、聽、了解
而后謹記在心里不要忘記
在原野松林的樹蔭中
有我棲身的小小茅草屋
東邊若有生病的孩童
去照顧他的病
西邊若有疲倦的母親
去幫她扛起稻桿
南邊如果有快去世的人
去告訴他:不要害怕
北方如果有吵架的人們
去跟他們說:別做這么無聊的事情了!
旱災的時候擔心地流下眼淚
夏季卻寒流來襲不安地來回踱步
大家說我像個傻子
不需要別人稱贊
也無須他人為我擔憂
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好了,第二首也推薦完畢。
今天,把這兩首詩送給你,心煩意亂時讀一讀它們,迷惘不定時讀一讀它們。
每當靈魂沒有主張與方向,這兩首詩總能提醒我:要做就做,這樣的人。
end.
約稿、轉載、開白等事宜請發送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