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1萬小時定律,而且備受推崇,它是暢銷書《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他告訴人們:“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非凡的努力。只要經過了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我們從中得到這樣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做任何事,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反復練習積累,就可以取得成功。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所有的技能都需要1萬小時才可以達成;同樣的有些技能可能1萬小時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著名演員馮遠征曾參演一部電影,為了更加貼近影片人物形象,在短短的兩三個月的時間后,馮遠征操著一口上海口音的普通話,讓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甚至讓不少人誤以為他就是是人。
我們身邊不乏一些很努力,最后卻沒有成功的人。
練習的成果并不僅僅與時間相關,它還取決于練習方法。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一書告訴我們: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夢想都可以實現。
刻意練習作為有目的的練習 ,不是機械式重復練習,而是要求你走出舒適區,以專注的方式制定明確的目標,為達到目標制定一個計劃,并且有監測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動機。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傷仲永》大家都很熟悉。在這則故事中,王安石告訴我們,少年方仲永通達聰慧,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是因為他后天沒有接受正規教育,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還不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又怎能獲得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