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一個周末看完了一本書叫《活著》。
作者余華在序言里說了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他說:“活著”在漢語里是非常用力的一個詞。多有意思,他既沒有說辛苦,也沒有和命運搏斗,他只是說用力。
活著要用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動畫片,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這是一部我向無數(shù)人安利過的片子。非常的負能量。但說的就是操蛋的生活。片子里面中年的過氣明星馬男說:“生活對很多人來說,就只是朝尿道踢得持續(xù)一腳。”
很多沉浸在雞湯文里的人,也許永遠也不愿意承認,或者說面對這個事實,那就是生活也許永遠都不會好起來的。你職場失意,但也許你人生就是無法在職場大施拳腳;你被愛人拋棄,也許你就是注定得不到感情,注定一人過一生;你被別人欺負,也許你永遠都只能忍氣吞聲而永遠不會有站在對方面前驕傲的證明對方是個傻逼的機會;你缺錢,你以為明天會好一點,但事實上,明天可能窮到要流落街頭。
世俗中有特別通俗的“好”或者說“幸福”的標準。乖巧聽話考個好大學,進入一家不錯的公司或事業(yè)單位,到年紀了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jié)婚,生下一個可愛健康的寶寶。然后又是一個輪回。
你以為自己過得如此艱辛只是巧合,別人在朋友圈里曬得幸福才是常態(tài)。其實那樣的生活才是巧合。你在深夜里的痛哭,你內(nèi)心的不甘,你的恐懼和憤怒,你的絕望與悲戚,這才是常態(tài),這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
但是凡是成年的人,只要稍稍不那么困于自己世界的人,稍稍抬眼看一看周圍,就會看到許多不幸。這樣的不幸并不是肥皂劇中演到差不多中間快結(jié)尾部分,主角受到挫折,也許失去愛情,也許失去事業(yè),這樣的不幸完完全全寫在了主角哭的梨花帶雨的臉上,而我們分明都知道,只要再過幾集,一切都會好起來,主角會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你見到的不幸,是這樣的嗎?
成年以后所見到的不幸,是切切實實的不幸,是真真切切利器割肉般的痛。切切實實的失去親人,切切實實的被侮辱被折磨,被生活困住,被柴米油鹽醬醋茶,被每月的房租水電,被大城市貴的嚇人的房貸和車貸困住。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不幸,時不時的就會敲門拜訪,壓根不是電視劇里所告訴我們的,一切都會過去。
很多不幸是過不去的。因為這些不幸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我們只是被偶爾得到的幸福沖昏頭腦,忘記了生活原本的模樣。等到生活撕下笑臉露出獠牙,我們就全都被嚇破了膽。
而我們一開始就應(yīng)該記住的是,生活從頭到尾都是有獠牙的,血盆大口張著,準備要吞掉我們。我們能做的,也是必須要做的,是在被吞掉之前努力再努力的活著,哪怕幸福不會來,也要一直用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