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持續有效行動

學習了得到app的每天聽本書《從行動開始》。書中詳細地闡述了"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只以"行動"作為一切判斷的標準,一切結果,都是行動的積累。用書中的原話說就是:能夠導出結果的只有“行動”。

換句話說,成功結果就是有效行動的積累,失敗結果就是錯誤行動的積累。

為了獲得成功,或者說得不那么俗氣,為了提高個人效率,持續地完成有效行動是很好的辦法。為了持續,就得開始一次次的行動,而開始一次行動的關鍵是“降低行動的難度”。

這個有些類似《微習慣》里面提到的,把目標定為每天完成不低于1個俯臥撐比每天完成30個俯臥撐,更能使人持續鍛煉并達到減肥健身目的。

對于寫作打卡,我認為也可以采取這種策略,把目標定為每天都寫不少于50個字比每天500+更能使人養成寫作習慣。

反過來,為了獲得失敗,有效辦法就是持續積累錯誤行動。錯誤行動不是有效行動之母,錯誤行動本身不是經驗,它可能是最開始的行動邏輯就出錯了。比如:定下的目標不符合自己當下的能力,或者自己能力能cover但沒有拆解困難事務,有或者這個目標是別人的目標導致無法激發自己的興趣。

寫反思日記過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行動的好處。經常不知道寫什么好,又或者定下了主題甚至提綱,也不知道具體寫什么。這個時候就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有關鍵詞立馬寫下來,漸漸的思路就多了起來。

一開始就把全局都想清楚再寫,這個目標實際上不容易讓人開始行動。寫作本身是一種思考,不存在思考之前就把整個思考都思考清楚了的情況。當然這里指的是能夠體現思考活動的寫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