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不去做,就讓別人做了。”這是前幾天閨蜜告誡我的話,想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反復回味這句話。
我是個感性的姑娘,說的矯情點,我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每天我在幸福里醒來,在歡欣中睡去。所以每每提筆碼字,情愛的話語多于理性。
我要寫的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感覺,有點任性,但是我所珍貴的想法。
有時候,我就是不想善言辭。
閨蜜說的話基于前幾天,我們學院的社團招新。有很多學弟學妹出乎我意料的入選,但他們的相似點我倒是明白:和管理人員關系比較近。在招新之前,我作為負責人的一員,有許多學弟學妹主動加我微信,贊我動態,剛開始他們總會話話家常什么的,說到后來千篇一律的都是:招新的話能直接選我嗎。
我沒有回應,只不過在我這里,并不是誰贊了我,夸了我,和我走的近了就去選誰。
結果招新結束了,學弟學妹們也再沒找過我天南海北的聊。等到社團聚會時,我發現和我在同樣位置的同學左右逢源,和學弟學妹相處融洽,時不時忘懷所以的大笑。
我有些疑惑,回來問閨蜜。她就像開篇那樣告訴我。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么我要去做別人都在做的事。
閨蜜說:和學弟妹搞好關系,不是為了他們,其實對自己有好處,將來競選更高層次,你需要學弟妹票數支持。你平時那么善言辭,怎么一聚會,和人際打好關系就不會說了呢。這是頂要緊的事。
我點點頭,是啊,我是想往更高層次競選的。可是,我并不想靠別人的關系票,說的高尚點,我想靠自己的能力。
想明白這點,我又找到可以佐證的事例。
想起來是很勵志的一件事,只是當時已惘然。小姨家的表哥今年應是二十七八了,我上高中時,他剛大學畢業。一直以來我是很佩服表哥的,他學法律,在很多影視劇里,律師都是很能言善辯的,而且法學又是公認的難度學科。不僅如此,表哥還是以專業前三的好成績畢了業。畢業后,表哥在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工作。
原以為這是最安穩的結局了。可是每次我到小姨家,都看不見表哥,聽小姨說起。表哥的工作也不順利,畢業兩年了,接手的案子寥寥可數。
我問,怎么呢。
“還不是你哥他們的頂頭上司,是律師界有名的律師。你表哥雖說打官司時能說會道,可私下里就跟啞巴似的。我總勸他沒事和領導套套關系。你哥不聽,你看現在,人家事務所接到案子,也不給你哥去做,總給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做。因為什么呀,還不是因為人家會辦事。每次公司一聚會,回來你哥都愁眉苦臉的,說是不喜歡和公司的人一起吃飯,總說人家虛偽,就他高尚……”
當時的我并不很懂,只知道小姨為這事十分郁悶。我沒有說我心里的感覺:表哥就是很高尚。
距離那時候已經又過了兩年了。過年回家,聽到老媽說,表哥的律師事務所已經名聲大噪了,小姨每每說起,臉上都能笑出皺紋來。
表哥從來沒對我說過他在原來的公司待的有多不順心,我只知道現在的他常開心。
表哥還是一如既往的善言辭,在家人面前,在朋友身邊。他不再需要對上司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為他自己就是上司。
想想真有些勵志。可能有的人看到這些會嗤之以鼻:噢,你表哥成功了,就有資格說不必跟風駛舵,不必溜須拍馬。可是你知不知道這世界上其他人是怎么活的?不是有作家說過,一個人出名到一定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
說實話,我們對于成功的定義肯定各不相同,在我這個年紀,覺得畢業找到個好工作就算成功,在我妹妹的年紀,覺得考個好大學就算成功。大部分青年人的目標是家庭和睦,事業順利,有享用不盡的物質條件,而我父母呢,他們想要活的輕松些,兒女康健喜樂就好了。所以也許你已經成功了呢。
如果你的目標是自由,那么不去討好上司,隨波逐流,只做好自己份內之事,是不是就已經可以。把自己的言辭都用在朋友,家人身上,會收獲更多。
如果你的目標是青春。那就在你最美好的年紀,做更多的事,愛更好更適合的人。
我爸總說,人生苦短。他的下一句話不是及時行樂。他說, 我們要活的開心,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什么,學習上用心并不累,工作上用心也并不累,反倒是什么都不會,走旁門左道才累。
他從小就這樣對我說,那時我不太明白,現在終于有些懂,我們努力去做積極的事,不累。等我們有了資本就有了資格想說就說,想做就做。什么說走就走的旅行,說愛就愛的人,都不會遙遠。
當然了,我們生活著,自然有許多不得已。并不是假大空的說我們要怎樣怎樣高尚,脫離了群眾的高尚都活不長。
只是,我會堅持自己的原則,真心的話只說給懂的人聽,把勵志的話說給自己聽,那些辛苦但欣慰的事也留給自己做。我想這樣,就算是偉大。
有一句話我最喜歡,現在說來也最好。
知世故而不世故。
我們總要讓自己不違心才不后悔。
有時候,我就是不想善言辭,因為我沒說出的話里,有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