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棄一瓶好酒的痛苦比得到同一瓶酒所得到的快樂更深刻。
2.賣方標注的高價反映出他們在放棄自己已經擁有的物品時很不情愿,這種不情愿與嬰兒在自己特別看重的某件玩具被拿走時表現出的焦慮一樣。損失厭惡是系統1自主評估必然包含的內容。
3.他觀察到一只蟑螂可使一碗櫻桃不再誘人,而一個櫻桃對一碗蟑螂卻不會起任何作用。他指出,負面情況在眾多方面都可戰勝正面情況,而且損失厭惡是負面占優勢的典型例子之一。
4.對沒能實現目標的損失厭惡比想要超過目標的愿望更為強烈;所有動物(包括人)都想有所得,但他們會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
5.當你關注某種威脅時,你就會擔憂,而且決策權重會反映出你的擔憂程度。根據可能性效應,這種擔憂和威脅出現的可能性并不相符。僅僅減少或降低風險還不夠,若想消除這種憂慮,必須將其出現的可能性降低為零。
6.人們在面臨的抉擇比較糟糕時會孤注一擲,盡管希望渺茫,他們也寧愿選擇使事情更糟的較大可能性以換取避免損失的希望,這種做法常會使可控制的失誤變成災難。一想到即將會有一大筆損失就很痛苦,完全的解脫也很吸引人,因而我們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難以相信時間可以使人擺脫損失帶來的痛苦。
7.沉沒成本:由于買了門票而冒著暴風雪開車去看演出就是一種沉沒成本悖論。沉沒成本悖論導致人們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費了太多時間,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沒有希望的研究項目等。
8.人們對由于不采取行動而導致的結果,會比因行動而產生的結果有更為強烈的情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