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刷題無果,不妨試試這個應試方法!

考試,乃是學生時期的家常便飯,應試的經歷于誰都不陌生。乃至許多人在步入社會,也準備著各色的考試。《一試必中》是我在無意中看到的,正值先生準備考證卻一籌莫展之際,閑來無事的我也便隨意翻翻,現將書中的實用技法歸納總結,一來可讓自己與先生商討時思路更為清晰,二來若有需要者也可參考學習。

先來說下作者吧,作者為山口真由,02年就讀于東京大學法學系,大三考取日本司法考試,大四取得日本公務員第一類測驗合格證書,06年第一名畢業,后進入日本財務部,09年成為律師。這樣的簡歷,在我看來,便是活脫脫的學霸中的戰斗機,雖說社會中更甚者有之,但于常人而言,卻也值得他人學習。

歸于正題,沒有所謂的天才,只有勤奮與否,方法用對與否。作者在不斷地摸索中找到了她最適合的方法
——[讀七遍教科書],我覺得這也是至今為止我所見過的最為實在可用的應試方法,下面便詳細得轉述下吧。

[讀七遍教科書],所要理解的便是純粹地“讀七遍”,不做任何筆記,也不做任何練習。重要的是讀的姿勢、讀的速度、讀的方法。

一、讀的姿勢

姿勢的重點在于,讓自己只集中精力在書本上,然后,眼睛與書本保持合適的距離。

山口流的閱讀姿勢是面向桌子斜立教科書用雙手支持,背部挺直貼緊椅背,左腳踩在椅子上屈膝,大腿靠近胸部,小腿挨著桌緣,然后便是固定此姿勢,借由讓全身緊張,只專注在念書一事上。


書中姿勢

但是,每個人能夠集中精力的姿勢并不相同,需要的便是不斷地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

二、讀的速度及方法

[讀七遍教科書],若是每次都是普通的默讀,那耗時太過龐大,掌握每次讀的速度,是這個方法能夠堅持下來的一個關鍵之處。

總得來說,第一遍到第三遍是所謂的打地基,目的是[瀏覽]整本教科書,第四遍和第五遍的時候才正式進入[閱讀]的階段,待第六遍和第七遍的時候,則必須將教科書的內容[輸入]大腦。由此可知,速度由快及慢。

下面更為詳細地說

第一遍:一頁四秒。完全無視標題、圖表、注釋等部分,純粹得瀏覽正文。且瀏覽過程以目光追隨即可,以“Z字型”的方式,從左往右而后從右往左而后從左往右......如此反復,不理解內容,只是“瀏覽”全書。

第二遍:一頁四秒。與第一遍的讀法幾乎相同,仍完全無視標題、圖表、注釋等部分,純粹瀏覽正文。唯一不同的是,第一遍只看文字,第二遍將數字也帶上。此兩遍重在用相同的節奏移動目光和手指。

第三遍:一頁八秒。仍完全無視標題、圖表、注釋等部分,純粹瀏覽正文。與前兩遍不同,此遍開始改為正常的閱讀方式,即從左往后,回到左邊再從左往右,且在腦海中試著復誦目光掃到的文字和數字。此三遍,只需達到“大約把握教科書的整體結構”即可。

第四遍:一頁二十秒。普通地閱讀文章,將先前完全無視的標題、圖表、注釋等部分也可大略閱讀,只需迅速看過即可。有了前三遍的鋪墊,此遍閱讀將更為輕松,相對能提高理解度。

第五遍:一頁二十秒。讀法與第五遍相同,區別在于預測接下來將念到的地方的內容,將對教科書的理解度提高至八成。

第六遍:一頁二十五秒。閱讀的方法采用[普通的默讀+掃讀概要]。即普通地讀完一頁后,采用第一、二遍中的方法掃讀一次。一邊概況概要一邊輸入腦袋,不求完全的文章,利用基本的詞組組織概要即可。

第七遍:一頁二十五秒。讀法與第六遍的相似,只是順序不同。本次采用[掃讀概要+普通的默讀]。一邊重現或概括第六遍的概要,結束概要后用普通的讀法鞏固記憶。


理解度曲線


此為書中所述的[七遍讀書法],簡要概括之。但這僅僅為準備考試的起點,我想沒有多人這么七遍之后便能達到完美的情形,更多地需要按照第七遍的方法來讀第八遍、第九遍。只有不斷地反復記憶,才能將理解度提高到近乎完美的狀態。此外在第七遍讀后,嘗試著做問題集,來查漏補缺,是對自己讀書成果的一次檢驗。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自身狀況、愛好習性皆不相同,不可以一概之。沒有萬能的應試方法,摸索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實用的方法。這樣的讀書方法,更合適用于文科性質的應試準備上,畢竟教科書才是最最本質所在。至于理科的準備方法,書中為【解七遍學習法】,待我先行閱讀,再來總結分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