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沒接觸食物


我身套雨衣,臉帶口罩,透過厚厚的鏡片,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他身著白色緊身襯衫,襯衫左上口袋處別著一綠色標簽,標簽有成人拇指長短,上面印著4位數字,對比于店里其他員工,他顯然是位領導。


他彎腰,從身旁的柜子里拎出一紅色大紙桶,置于臺面上,隨后將一張透明吸油紙放入桶內,攤開手掌,用力壓了壓吸油紙,直到平貼桶底。


我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皺了眉說:“怎么不戴手套?”


他又重復著剛才的動作,去完成另一個大紙桶底吸油紙的墊放。


“喂,怎么不戴手套?”


他看了我眼,沒作聲,只專注地將炸雞挾入吸油紙上,隨后拿出兩張吸油紙依次墊覆在了炸雞上,之后放入了炸雞翅……


“怎么不戴手套?說你呢,沒聽到?”我疑心因口罩捂著,他沒聽清。于是拿下口罩,將雨衣翻出頭外——我身體燥熱起來,“他們都戴手套,你為什么不戴手套?”我指了指開放廚房里走來走去的人說。


“我又沒接觸食物。”他低聲說。

“炸雞不是食物?這里面有沒有一份是我的,如果有,我不要,我要求重新挾!”我大聲說。

“也給我重新挾!”我身旁的一位男子說。

“我又沒有接觸食物。”他委屈地低聲說。

“桶是你拿出來的吧?油紙是你墊入的吧?炸雞是你放入桶里的吧?這些要送到顧客手里,哪一樣沒經過你手。”我三字以二字的語速說。

“我真沒有接觸食物。”

“給我戴上手套,重新裝!”我不耐煩地說。

“好!”他以最快的速度戴上手套,拿出一個新的紙桶、墊油紙、挾炸雞……


第二次,我又碰見他,我上次果然沒猜錯,他是個領導,這從一大早,他和員工的訓話可以看出。


我看了看時間,早上8:00。


“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重中之重,如果我發現有人直接手接觸食物---不戴手套,第一次發現警告,第二次罰款,第三次……”他身穿象征主管的白色工服,像軍人一樣挺立在員工們面前,以軍官似的命令口吻訓話。


我由門口踏入店里,他的訓話被迫中止。他的一名員工迎了過來,解釋說剛開門,讓我稍等。


我點點頭,找了個角落枯坐。


不到五分鐘,仿佛天降賓客,80多平米的店里,排起了長隊,我意識到時,已經排在了隊伍中間。


“怎么又沒帶手套?”我咕嚕一句,輪到我了,我說,“怎么沒帶手套?”我戴著口罩,沒想讓他看出是上次的我,把‘又’字去掉了。

“我又沒接觸食物。”他低聲說,“我是用食物鉗夾的雞塊。”

“他們都戴了手套,你為什么不戴?你至少是經理級別吧?你怎么在你的員工中樹立威信!”我頭皮發緊。

“我又沒接觸食物!”他低聲說。

“可墊油紙你不是用鉗子夾的!”我的聲音足以把空氣中的灰塵震飛。

“我又沒接觸食物!”他低聲說。

“我要投訴你!上次你也這樣,這次你又這樣!”

“我又沒接……”他委屈地說。


“戴上手套!重新挾!”我身后有人喊了句。

“好的!”他戴上了手套,換了新的紙桶,挾了新的炸雞。


雖然他態度很好地照做了,但如果一個店里的員工沒有主動食品衛生意識,那看到的顧客可以阻止發生,若沒看到,豈不是,只能抱著‘不干不凈,吃了不病’的自我安慰了。但‘不干不凈,吃了不病’是建立在眼不見的情形下,這連著兩次見著了,我打定換另一分店消費。


十多天后,我帶著家人驅車舍近求遠地來到距離我家十公里外的炸雞店。

輪到我時,我傻眼了,給我挾炸雞的一名小個子員工,也是沒有帶手套。

“怎么不帶手套?”我的大聲把我的口罩都震得滑落到脖子處。

小個子員工一臉不屑地說:“我又沒接觸食物!”

“戴上手套!”一旁有人喊。

“好!”小個子員工戴上了手套……


這還了得,沒有主動衛生意識……我得討個說法……給他們以警示……我掏出手機打了投訴電話。

“你好,請問……”熟悉的聲音,熟悉的面容,讓我傻眼了,我嘆了口氣,快速地離開了店里。


我確信,是他!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