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了這樣的紀念日,總會有這些人那些人鞭策你要銘記歷史!歷史很沉重,可是,只聽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號,卻不曾知道什么樣子才算是銘記吧?就算是站在高臺上洋洋灑灑說歷史的人,也沒有一個能準確說出一個界限和額度,他們也只是機械的準備好了這段歷史的時間地點過程,或許,過了今天明天,他也忘記了,這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當然,不能否認其中有一些真的史學家。
我們應該銘記什么,以什么樣的態度去銘記,我們能從這段歷史中學到什么,今后應該怎么做才是我們對待過去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一味以受傷者或強者的態度自居,每一次紀念就對歷史過錯方以仇恨的態度和做法,都不過是與正視歷史尊重歷史南轅北轍。一方面,雨果曾在《》說過“治人者之過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我們要強調的是那段公正的歷史,那幾個歷史罪人,而不是一個民族一群人,更不是去仇恨,歷史無法改變,人總是要往前面看的;另一方面,我們不應該反復去戳一處痛處,讓這里無法結痂,我們不僅要強調受害者一方在戰爭中的創傷,也要看到另一方在戰爭中也是有所傷害的,只要是戰爭,就會給雙方人民都帶來傷害,沒有哪一方是真正贏了的。明白了這一點,就更清楚,我們要在這段歷史里學到什么,我們沒有人是圣人多少還會看事情朝著自己的一方偏,但做到相對公平,才是我們要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過于銘記時間地點死亡人數怎么說,或許從一開始就方向錯了。
當然,那絕不是說因為雙方都是戰爭的受害方,就放棄就忽略一些細枝末節,不,那決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