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敢于離開體制的人,后來都怎樣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進入體制內,是許多人追求的鐵飯碗。但是也正因為安穩,日子可以說一眼就望得到盡頭。有些人就是不甘于這種平靜如水,毫無波瀾的生活,于是他們毅然地選擇離開。這些人后來都怎樣了呢?

01

第一個要說到的故事的主人公是朋友的父母。他爸媽是小鎮上的老師,在那個萬元戶還是富翁的年代里,這算是很不錯的工作了,雖然工資不多,但也足夠穩定和有面子。

可就是有一天,他父親決定要辭職離開小鎮去城里謀生,他母親當然是支持的,堅決反對的是他的爺爺。可他父親就是決然地選擇離開家鄉,來到了城里,一起來的還有他的母親。兩人到了城里,舉目無親,為了生計做起了小買賣。夫妻倆每天起早貪黑,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雖然掙得不多,但也足夠在城里生活。后來孩子相繼出生,他父親在城郊買地建了房子,總算安了家。

可日子并沒有一帆風順,當中也經歷了起起落落,可貴的是他們兩人不怕辛苦,不顧所謂的面子,在菜市場里手腳麻利地招呼來往的客人。如今月收入最高時已破五萬,孩子也成了家,他們這些年積攢的錢也解決了后顧之憂。

如果他們當初繼續在體制內,雖說沒有現在辛苦,但肯定不會有如今的富足。朋友說,他很感謝他父親當初的決定,即使現在,也沒有多少人有他父親這份毅然離開體制內的勇氣。

02

第二個要說到的是我的另一位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大學畢業和很多人一樣,選擇遵循父母的安排,在家鄉縣城里最好的中學上班。

這份工作在縣城里也是許多人羨慕的了——穩定,有面子,收入還不錯。但旁人看不到的是這些光鮮背后的巨大壓力。為了出成績,學校成了高壓鍋,逼得人都快崩潰了。朋友雖然很少在我面前抱怨,但是平常不多的聊天中就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掙扎和苦悶。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之后,朋友終于選擇離開縣城去了深圳。剛開始也會害怕和不安,因為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但既然離開了,就沒打算再回去,雖然她父母多次央求她回去。她說這次就是想按自己的意愿任性一回。到了深圳不久,她就找到了工作,一年后還因為工作收獲了愛情。

現在她的工作依然忙碌,但與以前不同的是她很享受現在的工作狀態,也早已適應了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在某次聊天中,她說道:“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

所以,那些還在糾結要不要離開體制,要不要到大城市打拼的人,缺少的就是這份勇氣。當然每個人追求的生活不同,并不是說選擇待在體制內的生活就一定不好。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決定留在體制內,留在家鄉小城里,那就不要去羨慕體制外的精彩,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如果你決心離開,那就不要留戀體制內的安穩,未來并不會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和糟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