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文圖 | 鴻鵠創客隊長
那個故事雖已過去多年,但是它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我腦腦里深深的刻上了一筆。
在那遙遠的山村里有個三口之家,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一個大約兩歲半的孩子,家庭環境甚是一般,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過著和諧幸福的生活,可是上天卻偏偏造物弄人,給這個本來家庭環境就不是那么好的家庭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小男孩在床上開心的玩著自己的玩具,突然之間鼻子里流出了幾滴血,小男孩暈過去了,妻子發現這一幕以后,大聲地喊了一聲:“老公,兒子流血暈過去了”,這聲音驚天動地,在屋里纏綿回蕩久久沒有散去。頃刻之間,丈夫便從旁房里飛奔到妻子面前,從床上抱起兒子邊往醫院跑去,心里萬分焦灼,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兒子,你醒醒,你不能有事,我們去看醫生”,很快來到了醫院,孩子被送進重癥監護室,夫妻倆的心也一同飛進了病房里,夫妻倆被拒絕進入病房就站在病房外外,可是里面什么也看不見。
病房外墻壁上掛著的時鐘此刻似乎也走得慢了一些,只聽見鐘表指針嚓嚓嚓轉動的聲音,時間一分一分的流逝,突然之間咚的一聲,病房的門開了,從里面走出了一個身穿白色衛生服的醫生,站在病房門口左右看了一下,說到:“你們是他的父母吧?”,夫妻倆完全沉浸在了這種緊張急迫的氣氛中完全沒有回過神來,醫生再說了一遍:“你們是他的父母吧?”聲音比之前稍微高了一些,此刻夫妻二人仿佛被一語驚醒,連忙拉住醫生問道:“醫生,我們的孩子沒事吧?”。只見醫生仰頭擠了一下雙眼,看眼角有輕微的紅潤,看樣子應該是把眼中的淚水憋住,臉上一臉的嚴肅的表情,看的有點讓人心里不安,隨后他輕聲地說到:“你們的孩子暫時沒事了,但是你們得做好心里準備”。說完后沒聽夫妻倆說說什么,也沒有說什么其他的話,一股勁地朝著辦公室的方向走去。
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夫妻倆高度緊張的情緒有了輕微的好轉,但是他們的內心更加不安了,為什么?因為醫生的話讓他們更加的覺得自己的孩子已經發生了什么。但是他們很想知道究竟真相是什么,就這樣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夫妻二人在病房門口徘徊著,等待著里面的醫護人員把自己的孩子送出來。沒過多會兒,來了一個女的醫護人員,原來是剛剛走了的醫生的助理,她禮貌的對這對夫妻說:“二位隨我前來,拿取你們孩子的診斷報告”,在她的引導下夫妻倆來到了醫生的辦公室,女助理便走出了房間,醫生將雙眼略帶憂傷的眼睛看著站在自己對面的這個兩個人,心里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開口,該開口說什么,他將眼睛轉向了桌子上的診斷報告,并輕輕地將報告推向了夫妻二人的面前,兩位立即將眼睛投向了報告,丈夫猛地拿起了報告仔細的閱覽了起來,當看到結果以后丈夫一臉茫然,因為他也不知道這個診斷結果的嚴重性,妻子就默默地站在丈夫旁邊一言不發,一臉慘白的神情。
隨后,丈夫便開始和醫生聊了起來,開口第一句話就是:“醫生,我孩子究竟怎么了,這是怎么回事”?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焦急。醫生也終于開口了,說了一句:“你孩子的這種情況,目前沒有比較明確的治療方法,按正常的狀態可能也只能有一年的時間”,說完話后他哽咽了,夫妻二人也靜靜地凝望著眼前的報告,氣氛甚是凝重,仿佛整個房間連空氣了都一起跟著抽噎著。就這樣過了好一會兒,妻子便哭出了聲來,大聲地說到:“醫生,你一定要救救我們的孩子,我們知道你有辦法的,對吧”?持續了好一會兒,醫生也被夫妻倆的痛苦感動得不成體統,說道:“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留住孩子,給你們的陪伴爭取更多一點時間”,聽到這話以后丈夫便把旁邊哭泣的妻子拉到懷里,為她擦干了眼角的淚珠,夫妻二人不約而同地跪了下來,向醫生行了禮拜,醫生趕緊從椅子上躍起身來將兩人拉了起來,告訴他們不要這么做,這本來就是做為一個醫生該有的品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只要能讓生命多停留絕不能讓它提前離開。
就在這一刻,丈夫的電話響了起來,顯示一個陌生的座機號碼,接通電話后,只聽見電話那邊傳來:“請問您是XX的父親嗎,您們的孩子脫離了危險現在在X號病房,麻煩您們過來病房照看一下”,丈夫連忙回復到:“是是是,我是他的父親,X號病房……嘟……嘟……嘟”,于是,夫妻倆便走出了醫生的辦公室直奔病房而去,來到病房后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熟睡當中,夫妻倆便在床邊的椅子上坐下了,就這樣靜靜的守護、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一句話也沒說,因為他們害怕將熟睡中的兒子驚醒,他們只想讓自己兒子能安心的睡一覺,醒來后還是像往常一樣活蹦亂跳。
伴隨著輕微的啜泣聲,男孩兒醒了,妻子便起身湊到了兒子的身邊,嘴里親切的說著:“兒子,媽媽在這里”,看著自己的兒子醒來,精神狀態還比較不錯,夫妻倆的心里總算舒服了一些,但是在他們內心深處記住的永遠是醫生給他們的那個時間,但是他們似乎都在這一刻全部拋棄了,完全沒有了那么一回事,或許是他們已經完全想通了,也或許是他們已經把心態定格在這一刻不去想。一個星期過去了,醫護是人員來告知,可以辦理出院手續了,夫妻倆便隨口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伴隨著和煦的陽光,夫妻二人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出了病房,離開了醫院,不一會兒就到了家,一家人又回到了快樂、幸福的那個環境里,但是氣氛似乎比以前少了點什么,但是他們完全不在乎這些了,就這樣開心的過著每一天。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一個月、兩個月……眼看著離當初說的極限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但是這是他們無法改變的,因為時間不會因為我們有事情就會停止或走的慢一些。夫妻二人開始慌了起來,他們害怕那一天會真的到來,他們害怕他們的孩子會被帶走,他們害怕他們的這個家會因此而不完整。
可是,那一天還是到來了,他們帶走孩子去到了醫院進行了最后的確診。這一次,他們沒有當初那么控制不了情緒,這一天當初診斷的這個情況真的發生了,現在彼此都已經心照不宣了,大家都接受了這個不能改變的事實,他們都在經最好的時光、表情、行為等留給了他,因為他們不希望他在最后的時光里還看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不堪言,希望給予他一個美麗的結果,讓他在一片充滿愛和關懷的時間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秒鐘。天慢慢黑了下來,病房里的燈也亮了起來,男孩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玩著自己玩具,完全沒有顧及周圍的一切,似乎整個房間都是他的,這就是他的世界一樣。但是,他的父母卻依然不離不棄、靜靜地陪伴在他的身邊。
漸漸地,夜深了,男孩兒也睡去了,但是他的父母卻沒有任何的睡意,兩人就這樣默默的凝望著床上熟睡的兒子。但是,上天還是沒有人和憐憫之心的帶走了他,他走了,走得那么輕,走得那么靜,走得那么絕,但是留下的卻只有夫妻倆內心的傷痛和不舍,但是,他們始終不愿意承認,他們一直都在試圖給自己的內心尋找安慰和說辭。
原來,陪伴才是最好的安慰,陪伴才是最好的說辭,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