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個老人叫老張。
老張原本并不老,他是村里最強壯的小伙,村里誰家有什么工事,都請老張去幫忙。臨近村縣有時興辦大場面,也都常常請老張去主持。老張身粗體壯,單手能提八十斤石墩,濃眉,國字臉,腰板挺的筆直,往那兒一站,好一條好漢,甭管多大的場面都能給鎮住咯。而且念過書,有文化,辦起事來面面俱致,考慮詳細。人都夸老張是三十里方圓第一人,文武雙全,八面通容,將來一定有大成就。
有人問老張:“老張,你啥時候打算到城里去發展?”
老張當時正在山頭砍柴,聽罷,他把柴刀一放,看山那頭的天空。
“等等,再等等。”他說,“爹娘要來養活,先讓老二老三去吧。”
張家的老二老三就去了城里發展,過了兩年,又有人問老張:“老張,你啥時候打算到城里發展?”
老張把柴刀放下,去看那天空,說:
“再等一段吧。”他說,“爹娘要我來養活,先讓老四老五去吧。”
于是老四老五也去了城里。沒多久,他們兄弟幾個成了家的消息傳回了村子,還捎帶了城里的一塊錦布褥子, 繡著彩色龍鳳,好不漂亮。老張拿在手里反復摩挲那褥子,說:“好,好,老三他們發展的都好。”
又過了兩年,有人問他:“老張,你打算去城里發展不?”
老張喘著氣,把柴刀丟在地上,看山頭的山峰。
“再等等。”他說,“老三他們離得遠,爹娘還是要我來養活,先等讓最后兩個弟弟——老六老七去城里面發展吧。”
老六在城里考上了公務員,調到了北京去工作。老七考入了大學,畢業后創立了公司,廣交八方,混的風生水起,干的如紅如火,鼎鼎大名甚至都傳到了村里。
弟弟們都已安頓好,爹娘也已盡孝,然而這時候卻沒人再問老張為什么不去城里了。
因為這個時候老張已經老了,真的老了, 他的背彎了下來,頭上開始生白發,沒有濃眉了,身板也瘦僵下來,他再提不動八十斤石墩了,他現在連砍柴都費力氣,爬山破都要喘大氣。他失了活力了,再不能像從前那樣火火地干了,他再也去不了城里了。
原本老張是許多村里姑娘朝思暮想的對象,但為了孝敬爹娘,老張一直未娶,等到年老體衰之時,當年的姑娘們有的連孫子都出世了,也再沒人愿意理他這個衰暮老翁。
老張就這樣一個孤家寡人,砍柴,生火,做飯,沒人來看他,也沒有人給他說話。
老張這輩子也沒到過城里,他時常爬到山頭上去,坐在草地上看遠方山上的天空,心里想著他那些兄弟們,想著城市里面的繁華,那里的人們,那里的機遇,那里數不盡的書籍與知識,就這么一坐一天,直到村里亮起照明的燈火,他才起身,拖著僵老的身軀姍姍而歸。
又聽說他的兄弟給他從城里送來了禮物,這回是一張繡著九條金龍的七彩錦褥,還托人捎話說事物繁忙,這次也不能回去看他了。
老張仍舊是一個人,不說話,自個砍柴,生火,做飯,偶爾爬到山上去看遠方的天空。